昨日本报一版以《柳江两岸救生圈都被谁拿走了?》为题报道了柳州海事局设置的公共应急救生圈缺失和被滥用的情况,引起市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应该加强管理,让公共应急救生圈真正用于“应急”。昨日,记者就此走访了海事、江滨公园、五星商业步行街管委会、公安等部门。
单一管理效果有限
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教导员宋涛涛说,这些应急救生圈在他们出警营救溺水市民时能够派上用场。
此外,过去有溺水意外发生时,也有市民及时取下应急救生圈,将其抛给溺水者,溺水者从而得以脱 险。值守在江滨公园内的阳光救援队队长覃国际也告诉记者,这些救生圈是他们救援时的好帮手。
柳州海事局柳江海事处处长覃海说,2013年10月,该局开展了“水上救生、你我同行”公益活动,首次在文昌大桥至柳江铁桥之间设置应急救生圈。此后,他们在巡查中发现,游泳者随手 取下救生圈来用,设置救生圈才两个多月就损耗了200个。海事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巡查时对乱用救生圈的游泳者进行了提醒和劝阻,但效果不明显。2014年至今,该局进一步增派人手,加大巡查力度,通过水面和路面两种形式巡查,情况有所好转,2014年整年缺失约200个,当年陆续补充了约240个。覃海表示,海事部门人员有限、精力有限,无法随时巡查,难以保护应急救生圈“周全”。
目前,海事部门已重新采购200个救生圈增补不足,并重新设置部分警示牌,更换警示标语,以更明确的字句提示:非应急时不得胡乱使用应急救生圈。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今年高考,柳州铁一中学残疾学生李仕军以648分的高分考取中国科技大学,为柳州市许多残疾学子做出表率,鼓舞士气。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柳州市有哪些资助政策?如何推动残疾人教...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