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气象专家做客今Q会客厅,和网友畅聊——几天不刮风下雨 就得小心雾霾

来源:南国今报 2015-10-01 01:28   https://www.yybnet.net/

气象局专家与网友深入交流。

今报记者陈枫 周育舟/文 颜篁/图  专题统筹:陈枫

“天气”和柳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天气冷了还是热了,需要添衣服还是穿短袖,可不可以晒被子,需不需要提前收粮食,能不能坐飞机……都要看老天的“脸色”行事。大家每天都能看到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报的气象信息进行生产活动。不过,很多人也并不了解,短短几个字的天气预报里,其实“藏”着很多内容。昨日上午,柳州市气象局的三位气象专家来到今Q会客厅,和网友畅聊天气预报里的“玄机”。

1

范围有多大 用词有讲究

专家一出现,网友“蒲公英”就抛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经常看预报说柳州下雨,可有时候鱼峰区下,柳南区就不下,也搞不懂这个天气预报说的‘局部地区\’到底是哪里?”

网友“闪电”对此也很有感触,他说有一次骑电动车从荣军路到航一路见朋友,在荣军路被雨淋成落汤鸡,到了航一路却一滴雨都没有,朋友还觉得奇怪,问他招惹了谁被泼一身水。“闪电”解释说下大雨,可看着当时天上大大的太阳,朋友怎么也不相信。

其实,对于“局部地区”的界定,就连气象专家都很“头疼”。柳州市气象台台长刘洲荣说,柳州市民看到的天气预报,数据主要来源是某个地区的气象预报站点。比如柳州市区只有1个预报站点,下辖的县份每个县也只有一个。

在这个站点对应的区域里,天气情况并不会像“排排坐分果果”那样平均,“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状况时有发生。刘洲荣称,以目前的气象观测手段和计算方式,气象部门还无法做到精确到城区或者街道的天气预报。也就是说,当气象部门预报“有阵雨”的时候,气象专家们也只是知道柳州可能会下雨,但不知道这雨会下在哪里。

针对这种情况,气象的预报用语里就出现了“局部地区”这样的词语,用来表示“除了多数地区出现的天气情况外,还有少数不能精确地理位置、出现机会较小的天气情况。和“局部地区”类似的说法还有“部分地区”、“个别地区”等。就表述范围而言,部分地区>局部地区>个别地区。

2

今冬冷不冷 冬天才知道

细心的网友“Mayday”发现,今年夏季柳州似乎都不怎么热,他新买的空调都没能用上几天就“闲置”了。这一点,气象台台长刘洲荣也表示认同。

刘洲荣称,今年柳州市区出现的35℃以上高温天气不算多,到9月底为止只有18天,而去年的高温天气有22天,2013年更是达到了32天,相比之下今年几乎少了一半。就连极端高温也比前两年低了一点点,只有37℃。对于柳州来说,这个高温数字太常见了。

与高温天气不多相对应的,还有9月份的多雨。柳州9月份的历史降水平均值为73.4毫米,相比7~8月是大幅下降的,然而今年9月柳州市区就有17天的时间都在下雨,其中还有2天是暴雨,累计降水量达到271.6毫米,比历史平均值多了2.7倍。

造成柳州今年夏天不热还多雨的原因,主要是副热带高压不够强,且不稳定,时常加强西进后又减弱东退;冷空气势力虽然不强,但活动频繁,仅9月就有4次冷空气南下影响柳州,直到27日以后,冷空气离境以及台风“杜鹃”外围气流影响,出现了9月难得的晴好天气。

“Mayday”还担心,既然夏天都已经不够热了,会不会“连累”到今年的冬天,出现一个极寒的“冷冬”?刘洲荣笑着回应:“不用想太多,两种气候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今年冬天冷不冷,要到了冬天才能知道。”

3

“预警”和“预报”差别大得很

看网友和专家聊得热闹,今Q主持人也插话问了个问题:“有时我们收到的气象预警太慢了,能不能像天气预报一样提前一两天发出来呢?”这个话题也得到很多网友的响应,网友“一团火”就吐槽:“等我知道要下暴雨的时候,雨已经下过了。”

柳州市气象局业务科科长邓明明表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预报产品,使用的也是不同的气象数值和判断方式。天气预警主要起到“发令枪”的作用,时效很短,一般在0~6小时之内,区域较为精确,目的则是要提醒人们立即做出相应的防范行动,以减少或避免人员和财产损失。

至于天气预报,是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导性作用,比较宽泛,时间跨度也可以长些。邓明明还说,由于发生时间、天气落区精细度的原因,天气预警还做不到像天气预报那样提前太早时间发出。

不过,为了让居民能更快收到预警信息,气象部门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邓明明称,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近年来柳州地区还建了140多个乡村气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可以在预警信息编发的第一时间就用“大喇叭”告诉当地居民。此外,柳州市气象局还有微信公众号“柳州气象局”,每天都会发布天气预报,自治区也正在积极地向手机天气APP方向进行探讨。

4

自学观天象 不能乱发布

网友和气象专家这么一路聊下来,都觉得天气预报里面“水好深”。网友“闪电”对天气图特别感兴趣,每天都会上网看柳州的雷达图和云图,自己作预测。可是,他很懊恼地表示:“每次预判都是错的……”“闪电”想知道,像他这样的气象爱好者,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自学成才,简单预测天气?

邓明明马上为这位好学的网友推荐了气象部门的官方网站:“中国天气网”,上面有一项“实况天气”,可以叠加雷达图,对于他的学习可能会有所帮助。“闪电”很开心地收藏了。

刘洲荣也指出,有些市民习惯根据当前的天气情况,比如风向风力、温度湿度、云的变化等来推断未来短时效内的天气变化,由古至今中国人民也总结出很多预测天气变化的看天经验,日月星辰、霞光彩虹、甚至动植物的微小变化都能用作观天之道。

在天气系统稳定的时候,这些因素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如果天气系统出现转折的情况下,这些感官认识和经验,就很难称得上“靠谱”了。

以云的形状为例,都是棉花糖一样的云,其中的差别却很大。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很难准确分辨。即便是专业的气象观察员,也只能看到云的部分特征,云的上部和内部特征还是琢磨不到。不过,现代的气象观测技术已经不再使用肉眼观天了,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就能够探测到云其他方面的特征,更有利于分析其演变动向。

不过,根据《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规定,除气象台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气象部门不会禁止公众讨论天气,甚至还鼓励大家传播气象预报。但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这个预报必须是气象部门发布的。否则,违规者将面临5万元以下的罚款。

5

人工消雾霾 目前比较难

网友“Mayday”向专家提问:“现在已经入秋了吗?老感觉嗓子干干的不舒服。”刘洲荣表示,虽然目前柳州日均气温还没有达到秋季标准,但已经显现出秋季气候的特征:干燥少雨,昼暖夜凉。随着雨量减少,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雾霾天是不是要密密来了?”

刘洲荣说,雾和霾其实是两种物质形态的东西,雾是液态水形成的微小水珠,霾是固态的烟、尘等微粒。由于两者的核心成分都是大量悬浮于空气中,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老百姓凭肉眼很难看出差别,因此大家一般都合起来说成“雾霾天”。

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影响很大,危害人体健康,还降低水平能见度,因此也被列为灾害性天气现象。雾霾天的出现,跟静稳天气形势直接相关。大气系统稳定,天气会持续晴好,同时也不利于浑浊空气扩散。加上缺少有效的降水冲刷、沉淀,容易导致空气中污染物大范围积累,最终形成雾霾。总体来说,柳州的秋末到春初这段时间容易出现雾霾。

根据雾霾与天气的关系,市民也可以做个简单的判断:如果天气预报里一连好几天都是“多云”、“晴”、“阴”、“微风”等关键词,那么出门时最好可以戴个口罩,老人和小孩就需要多在室内待着了。

能不能像人工消雨那样也把雾霾“打”掉呢?柳州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朱斌表示:“这个基本上很难。”

朱斌告诉网友,消除雾霾天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刮风,一种是下雨。刮风可以增加空气的水平流动性,把雾霾“吹”散;雨水则可以冲刷空气中粉尘,使之沉淀到地表。目前人工影响天气的其中一个手段是将天上的水“打”下来,增加有效降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人工增雨”。但增雨的前提是天上得有足够的水,在静稳天气形势下,这个条件基本上无法达到,而依靠人力是无法“打”破静稳天气的。

朱斌很遗憾地表示,要想消除雾霾天气的形成和维持因素,靠现有的人工影响天气手段难以解决,只能靠大气自身的运动进行“自我净化”。当然,我们也有能做的事——减少排放、节约能源、低碳出行也能为减少雾霾尽自己的一份力。

新闻推荐

公园广播帮5龄童找回家长

孩子父亲到游客中心接回孩子。今报通讯员廖洁 摄今报柳州讯(记者赵本高 通讯员廖洁)昨日下午3时许,龙潭公园的保安巡逻至儿童乐园区域时,发现一名男孩正在焦急地...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气象专家做客今Q会客厅,和网友畅聊——几天不刮风下雨 就得小心雾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