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宁一家(图由受访者提供)核心提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每天凌晨5时,周柳宁风雨无阻要进行晨读。不仅如此,她经常与丈夫、儿子一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不时带着儿子在小区里进行各种爱心活动,赢得了点赞。她的家庭就像一股清澈的泉水,正在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正能量……
俯首甘为“垃圾婆”
周柳宁给人的印象:清新、美丽,充满自信。就是这样一位女警,竟“俯首甘为‘垃圾婆\’”。
周柳宁居住的单元楼有6层共12户居民,小区里每天都有保洁阿姨在小区里收垃圾。周柳宁看到后,就在心里琢磨:如果自己出门时,顺手把居民集中放在楼下的垃圾拿到不远处的垃圾回收处,保洁阿姨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周柳宁每天清晨出门时,都会把本单元楼下堆放的一袋袋垃圾顺手拿到垃圾回收处去。每到周末,周柳宁还会拿起扫帚去打扫楼道卫生。
后来,6岁的儿子看到妈妈这样的举动,也有样学样,跟在妈妈后面,不是扫地,就是用小手提着大大的垃圾袋走向垃圾回收处。
“一些举手之劳,就能为保洁阿姨减轻一些辛苦,我觉得很值!”周柳宁说。
乐于助人传递正量
除了勤劳,周柳宁还助人为乐。10月6日,柳州骤然下起大雨,周柳宁路过小区门口时,看到头发花白的老阿婆撑着一把伞卖菜。大雨淋湿了鞋子,阿婆在雨中瑟瑟发抖。
“天气突然转凉,不如早点回去吧。”周柳宁向阿婆买了一把青菜后,建议阿婆。阿婆说,这菜不卖掉,明天就会坏了,“今天不管怎样一定要卖完再回去”。面对固执的阿婆,周柳宁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把菜全都买了,阿婆是不是就可以早点回家了?想到这里,周柳宁二话不说上前去,把所有的菜都买了下来。
看着阿婆高兴回家的背影,周柳宁的心里也暖暖的。但手中这三十多斤的菜,怎么办呢?周柳宁于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呼吁,让有需要的朋友们过来帮忙“消化”这些青菜。
每年的大年三十和元宵节,周柳宁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爱好”,就是和儿子一起煮汤圆,然后送去给小区当晚值班的保安和物业人员。热乎乎的汤圆,给假日中仍然坚守岗位的保安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温暖,而周柳宁和儿子的心里,同样也是那样的温暖。
书香飘满整个家
周柳宁是回族人,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但爱上《论语》《了凡四训》《道德经》等经典国学,可以说是得益于其丈夫的影响。周柳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丈夫,从两人相识那一天起,她就一直为他的学识所折服。这不,婚后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夫妻两人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阅读学习,一起相互交流读书的心得。
周柳宁的丈夫韩旗涛笑说,他喜欢书香飘满整个家的感觉。如今不仅妻子爱读书,更让他欣慰的是,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儿子也很爱读书,才6岁的他,不但会背诵国学名段及不少古诗词,还能熟背《三字经》和《弟子规》。
周柳宁是一名女警,韩旗涛是一名政法干部,他们相敬如宾,创造了家庭的美丽与和谐,因此获得了全国“书香之家”的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朱慧松住在柳太社区缸瓦社生活区的居民,很长时间里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只要天一黑,大家就会回到家里不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问题出在生活区里没有路灯上。不过,现在不同了,13盏太阳能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