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降雨成为近两个月陪伴市民最为频繁的天气。而14日至15日,柳州市又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那么各单位应该做好哪些防御工作呢?
科学认知是防御前提
我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雨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雨量为50毫米~99.9毫米称“暴雨”;100毫米~249.9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为“特大暴雨”。因此降雨量不同,对地方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
市气象台台长刘洲荣谈道,从6月11日下午监测到的最新天气情况分析,进入6月以来,柳州市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全市大部分地区总降雨量达到100毫米 以上,预计未来几天还有一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100毫米至180毫米的降雨量是本次降雨过程的“主流”,届时将呈现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短时降雨强的天气特点,气象灾害风险明显加大。
目前柳州市已进入主汛期,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柳江流域及中小河流、水库、水电站的水情监测和防汛工作。
但说到这次即将汹涌而来的强降雨,还绕不开“厄尔尼诺现象”。据介绍,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年,有研究表明,在1959年~2014年以来的12次厄尔尼诺现象中,次年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偏多二成至五成。
据统计,今年4月入汛以来,柳州市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22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03次,其中6月1日至11日,柳州市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6次。而去年同期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共计17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89次。
市气象台副台长冯晓玲说,虽然日前中国气象局正式宣布超强厄尔尼诺“退休”了,但其对汛期天气的影响是深远的,将贯穿西江等流域,因此,目前柳州强降雨影响次数会比去年同期增多。
未雨绸缪防御“龙舟水”
每年端午节前后,民间有赛龙舟的风俗,而这时期出现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容易造成江河水位上涨,被民间称为“龙舟水”。
市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姜殿荣解释,端午节前后,南方暖湿空气活跃,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常带来影响范围大而集中的强降雨和雷雨大风天气。
市气象台副台长张凌云建议,6月初以来,柳州市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多,江河水库水位高、土壤含水量大。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巡查和预警,尤其是山区附近村庄、工地、公路等灾害易发地段需及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与避险转移等工作;做好城乡渍涝的防范工作,特别是城乡在建工程及低洼易涝地段的交通疏导工作;目前正值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天气致灾性强,在户外劳动的群众,需加强防范雷雨及大风的影响;此次降雨过程强度大,对水稻的抽穗扬花可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议加强防御工作。
日报记者荀诗媛
新闻推荐
6月10日,柳侯公园内一株榕树的树干上长满了新芽和嫩叶(见左图),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属正常现象。因为在一定的小环境中,...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