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柳州讯(记者黄远来)最近,从桂林来柳州务工的韦师傅十分沮丧,因疏忽大意,他在手机银行上错将3万元转给陌生人。由于韦无法了解到对方的具体信息,辗转多个部门都无法追回转错的钱款。
1月19日,韦师傅因要向生意伙伴交付3万元的货款,他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银行向其打款。不知怎么就点错了人,把3万元的货款错打到另外一个人的账户里。之后,生意伙伴打电话询问他为何迟迟不付款,他才知道转错了钱。
韦告诉记者说,虽然转错钱的账户在他手机银行常用联系人名单里,但由于生意往来的客户很多,他已不记得对方是谁,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为查清转错钱账户的具体信息,韦当天立即到银行网点查询账户明细。经查询得知,转错钱的账户户主姓林,开户行则为福建南平的一家银行。不过银行表示,无法查询到林的具体住址、联系方式等具体信息,建议韦报案。
韦于是向住所所在地的长塘派出所报案。不过,民警表示此事是韦的疏忽造成,对方虽已构成不当得利,但既非刑事也非行政案件,属民事纠纷,警方无法立案。由于无法立案,警方也无权查询对方信息,建议他找银行解决或走法院途径。
不过,由于法院在立案时要求提供被告人的具体身份信息、准确住址、联系电话等具体信息,韦无法提供,法院也无法受理此案。由于无法得到对方具体信息,韦一时陷入僵局。
柳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就韦的情况,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因此,收到错误转账已构成不当得利,收款人负有全额返还的义务。如果对方拒不退还钱款,当事人可以构成不当得利向法院起诉。
一旦提起诉讼,需要在起诉状中写清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转账给陌生人,如何得知对方的真实信息呢?律师建议,如果无法获取对方信息,可求助专业律师。
新闻推荐
地下车位“只售不租”?楼盘集体“松口”专家:车位配比普遍1:1.5后,业主“可买可租”
在新政出台后近百日,不少紧咬“只售不租”的楼盘开始松口。□Text/记者黄璐Photo/何俊涛日前,多个在售楼盘集中推售地下车位,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11·4”楼市新政里“严禁车位只售不租”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