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历经半个世纪锤炼,成华南地区惟一一家以生产化肥、化工为主的上市企业 如今正谋求转型升级、绿色搬迁,抓住有利契机实现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坚韧柳化迎击风雨只待“浴火重

来源:南国今报 2018-07-23 17:55   https://www.yybnet.net/

柳化的一个硝酸生产装置,于1997年改进生产工艺,甩掉“黄龙”。 柳化硝酸7#系统,是采用国产最先进技术的双加压法生产系统。 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今报记者黄显巧

说到“大力”牌肥料,广西的广大农民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于这个已创立30多年的老品牌,质量老百姓信得过。广西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柳化)从1967年建成投产,至今已走过51年的历程,凭借一代一代柳化人艰苦朴素和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成华南地区惟一一家以生产化肥、化工为主的上市企业。

“大力”肥料相伴30年

据柳化厂志记载:“1958年初自治区成立之际,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广西的时候,广西提出了要上3个项目:钢铁厂、水电站、化肥厂。”柳州化工厂(简称老柳化)就是在自治区成立之际,和柳电、柳钢等一起筹建的柳州市十大工业项目之一,最初隶属于原国家化工部,是工业柳州最早的一批企业。

今年83岁的张卓超是柳化退休的老厂长。他回忆,柳化是全国第三代化肥厂,他刚到柳化时厂址周边都是田地,从南京、太原等地过来支援柳化建设的干部工人,除了部分住在泥巴房里,大部分都住在帆布篷撑起的泥巴地里,就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1967年柳化经历下马再上马后,最终建成投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饱饭成为很多家庭的愿望,而若稻田能增产,那距离吃饱饭的梦想就更近了。柳州化肥厂的建成投产,对周边农民是一件大喜事。“一肥难求,为了能给稻田增肥,柳化生产的氨水也成为肥料,周边的农户要凭票排队领取。”张卓超说。

事实上,除了肥料生产,柳化还有化工产品,如硝酸、双氧水、硝铵等,市民生活上使用的金属器具、文化纸张、电子产品、衣服、消毒洗涤用品、公共基建项目、汽车尾气处理等,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化工原料。柳化建厂51年来,全国多家化工企业建成后又淘汰,柳化成为华南地区惟一一家综合化工企业。

“除了区域优势,就是柳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工作,让我们坚持到今天。”张卓超说,多年来,柳化已经练就一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企业精神。

半年成功申报上市A股

2002年,柳化大胆提出要通过上市,为企业引进新技术增加融资渠道。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柳化上市,认为一家这么普通、落后、污染型的企业,要想在A股上市简直难比登天。还有人担忧,不搞技改是等死,搞了技改如果亏损也是死。

柳化总经理袁志刚全程参与了上市申报。他回忆,想要成为上市企业,很多材料都要规范,跟审核部门沟通是关键。当时大家都很拼,拿出了柳化人那股坚韧的精神。在申报期间的一个关键节点,他和公司负责人一起乘飞机连夜从柳州前往北京,准备第二天一早到中国证监会赴一个难得的邀约。但因为当晚北京有雷暴,飞机在首都机场盘旋无法降落,最后备降郑州机场。

为了能准时赶赴北京,两人下了飞机立即赶赴郑州火车站,所幸买了晚上11点多的火车票,一路站着到了北京后,马不停蹄就去了中国证监会,最后8时30分的邀约没有耽搁。相关部委领导得知他们的经历后夸赞:“这样的企业家是真正做实事的,值得信任。”

得到认可后,柳化顺利上市,从申报到通过审核只用了半年时间,是同期申报企业中最快上市的。根据柳化厂志记载,2003年7月,柳化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一项被誉为行业内的革命性工程、广西化工史上投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程——柳化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生产技改工程破土动工。

引进新技术敢于“先吃螃蟹”

这项工程,是柳化上市融资的最大目的——引进荷兰壳牌粉煤气化技术,当时国内共有首批5家企业购买该技术。前后花了13亿元,这套设备终于在柳化落地了,2006年试车,2007年正式投产,但建成后运行不太正常。

为此,时任柳化分管副总经理的李兆胜把床铺搬到了指挥中心,日夜在指挥中心守着设备、研究数据,饿了就吃盒饭,困了眯一下,公司上下熬了一两个月终于把问题逐一解决。从试车到正常运行,柳化对设备系统进行了几十项技术改进,有的还申请了专利。

在柳化,老系统经过45年的技改,合成氨的生产能力从原来年产2.5万吨提高到了20万吨,这条线用了15台煤化炉、员工800多人,原料要求高,转化率低;而新系统上马只用一台煤化炉,就达到了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规模,因自动化程度高,只需200多员工,原料煤采购广泛,一举摆脱30多年来缺煤的瓶颈,且煤的利用率在99%以上,环保领先,节能降耗非常明显。

柳化党委书记、董事长陆胜云介绍,柳化成为全国第一家成功转化该技术的企业,第一个吃螃蟹的尝到了甜头,柳化成功经验得以在全国化工行业推广,壳牌粉煤气化技术也从此在国内化工行业铺开使用。

绿色搬迁将迎“浴火重生”

随着城市的变迁,原来荒芜的柳化周边居民楼拔地而起,柳化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市中心。柳化生产烟囱排出的“黄龙”,曾经是柳州市区市民心中的鲠,2005年柳化投资1500万元建成的硝酸尾气治理项目,彻底消灭了飘荡在柳化上空近40年的“黄龙”。据了解,近十年来,柳化在环保方面共投入约5亿元。

2014年后,柳化因为谋求快速发展、实施并购战略,又逢全球经济下滑产品过剩、国家优惠用电政策取消、环保政策越来越严等多重因素影响,开始出现连续亏损。当前,又遇到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城市人口密集区的重化工企业要在2025年前完成搬离,柳化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柳化将何去何从?面对未来,柳化高层对转型升级已经有所考虑:双氧水、硝酸、液态硝铵、各种专业复合肥产品等,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将实施绿色搬迁。同时,坚决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创新上做文章,开发更多的高精尖化肥、化工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外,还将计划在北部湾经济区,寻求适合的地点开展合成氨项目建设,利用沿海经济区的大交通、大物流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项目落地暂未敲定,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未来3年,广西将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补齐产业结构短板,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加上国家产业升级调整、新能源电池、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持续发展等,这些有利契机将再一次帮助柳化人实现二次创业,再铸辉煌。

新闻推荐

爱心轮椅找到新主人

爱心轮椅幸运地找到了新主人记者周仟仟晚报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16日,晚报10版曾以《好心市民捐赠闲置轮椅》为题,报道过家...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历经半个世纪锤炼,成华南地区惟一一家以生产化肥、化工为主的上市企业 如今正谋求转型升级、绿色搬迁,抓住有利契机实现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坚韧柳化迎击风雨只待“浴火重)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