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竹竿舞互动、有趣的扎染体验、观看民族乐器馆、参观民族服饰坊……广西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学生,7月22日,在龙潭公园,2018年全国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在开展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2018年全国各民族暑期同心营活动于7月21日至24日在柳州市举行。
A 民族团结一家亲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期4天的“同心营”活动,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四川、云南等省区的15个民族50名大中学学生和12名柳州学联代表心里搭建了一座同心桥。
19岁的维吾尔族学生艾孜买提江·吐尔洪来自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司法警官学校的学生,在乘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后,他第一次踏上广西柳州的土地,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开朗乐观的艾孜买提江立刻和同心营的同学们打成一片,也和柳州学联代表、来自广西科技大学的刘鹏程成为好朋友。他告诉记者,在家乡,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这次参加同心营活动,一下就认识了那么多民族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参观、学习,非常开心。
16岁的回族学生马云浩来自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同心营里,是大家心目中的“活宝”。在大龙潭的扎染活动中,他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扎染方巾,骄傲地向同学们展示他的作品。他出现的地方,总是响起同学们的欢笑声。
21岁的伍金泽登是西藏民族大学的藏族学生。他的家乡在西藏昌都,他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到学校外感受当地的文化,能让他更深刻地理解课堂上学习的汉民族文化,可以了解到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他深有感触地说:“和这么多民族的同学在一起、交朋友,让我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柳州学联代表刘鹏程、范晓辉分别来自山西省和福建省,都是广西科技大学的学生。他们告诉记者,经过两天思想、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同学们都增进了友谊、了解了柳州。
B 民族文化相吸引
这次同心营活动是按照共青团“青少年民族团结交流万人计划”的安排,主题是“民族同心 八桂同行”,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区民宗委等单位承办。活动在广西南宁、柳州、防城港、百色、崇左等地举行,其中有4天时间在柳州进行。柳州分会场由团市委、市民宗委、市教育局、柳州市学联承办。柳州的活动内容有:在龙潭公园感受民俗文化,夜游柳江欣赏百里画廊,在太阳村螺蛳粉小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参观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奇石馆、柳侯祠等,到东风柳汽、柳钢集团、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感受拼搏气息,聆听优秀青年分享立足家乡就业创业的故事。
21岁的回族学生马宇薇来自宁夏银川,是北方民族大学的学生。因为生活在城市,平时已经很少穿民族服装了,这次活动开幕式上,很多回族学生穿上了本民族的服装,给了她很强的震撼。“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多穿自己民族的服装。”她还告诉记者,作为民族大学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安排有各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课程,其中就有竹竿舞。可是那时上课只为应付,这次才发现原来竹竿舞可以让人那么欢快,原来民族文化这么有魅力。
17岁的王丹君来自呼和浩特商贸旅游职业学校,是蒙古族学生,她的民族名字叫敖登格日勒。有着差异化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她,在扎染活动中,她深刻感受到扎染的神奇,“一块白色的方巾,变魔术一样就变成了靛蓝色的小花布。”
新疆师范大学维吾尔族学生艾迪亚·阿不来提的家乡在伊犁,“家乡种植了很多薰衣草,柳州有很多绿色植物,这一趟同心营,让我感受到中国不同的民族文化。”
就读于玉林师范学院的瑶族桂林妹郑黎梅,展示在她面前的民族文化这么鲜活可亲,让她深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很多青年很少去关注自己本民族文化,更谈不上传承了。”这次同心营,让她暗下了今后要努力传承民族文化的决心。
深厚的友谊源于相互了解,深厚的情谊源自相互交流,一次同心营的活动,在各族同学心里种下的友谊种子,一定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本报记者 张晓军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仓库燃起大火 “砰砰”声不绝于耳事发燎原路,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图为火灾中被烧塌的仓库。今报记者黄远来摄今报柳州讯(记者黄远来通讯员黄伟)7月22日下午1时30分左右,柳州市燎原路10号燎原...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