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婷 记者 莫小珊
随着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类商品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然而,伴随着这一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关的消费纠纷也纷至沓来: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珠宝认识不足,采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手段牟取不当利益,而消费者由于凭据不足,加之责任难界定等问题导致维权困难。
近日,记者从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以下简称“12315中心”)了解到,从1月1日至8月31日,该中心共接收到消费者关于珠宝首饰的投诉、举报、咨询共91件。为此,该中心通过以下案例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多留个心眼,应提高识别技巧,保持理性,勿被商家忽悠。
【案例1】
说好可以换款式,不料商家却反悔
4月2日,王女士向12315中心反映,她几个月前在广东东莞一家全国珠宝连锁店购买了一条千足金的项链,当时,工作人员告知她,只需要支付工费,就可以在全国各门店随意换款式。回到柳州后,她拿着自己的项链到这家珠宝连锁的柳州店更换新款式,该店工作人员目测之后,同意了她的换款要求。她也选定了自己要换的款式,经过计算大约要补600元的工费。但在付款前,该工作人员才告知她还需要检测原项链的纯度,孰料,检测后工作人员却告知她,她的项链纯度不够,掺有其他材质,拒绝了她的换款要求,并退回了她的项链。
这时,王女士竟看到拿去检测的项链被熔坏了,项链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连项链内的品牌标识也都被熔掉了。王女士要求商家进行处理,但是商家既不同意换款,也不同意补偿费用。无奈之下,王女士便向工商部门反映,经过工商部门调解,商家同意王女士支付600元工费,便更换另一个款式的项链给她。
【案例2】
要买足金耳环,最后变成了K金
6月5日,谢女士向12345中心反映,她在柳南区柳邕路某商场一金饰店选购金耳环时,工作人员告知她当时的金价是每克316元,她也告知对方自己要购买足金的金耳环。一番挑选后,她看中了一个款式比较新颖特别的耳环,询问商家该款项链是否为足金耳环时,该工作人员避而不答,只是称这款耳环有折扣,原价1732元,打完折以后是1332元。
谢女士于是付款购买。当时,她并没有认真看清票据上的信息。回到家后,她才想起核对单据,结果发现买的项链只有1.54克,成分也不是足金,而是只有76%含金量的K金。谢女士随即联系商家询问为什么是K金,并要求换成足金的耳环,对方却告知是她自己选购的,如果要换款的话只能换K金材质的戒指。
到了第二天,当谢女士来到店内要求退款时,商家表示不能无理由退货,拒绝了她的请求。对于谢女士的投诉,12315中心也表示由于谢女士无法提供有效凭据,无法做进一步处理。
【案例3】
微信付款更便宜,结果买到假翡翠
8月24日,李女士向12315中心反映,她通过淘宝网看中了一家玉器店售卖的翡翠玉镯。当时,商家告知她通过微信付款可以便宜些,她便加了商家的微信,商家在微信上向她发了一些翡翠玉镯的视频和照片。在商家的推荐下,她选定了一款翡翠玉镯,当时商家告知她选的玉镯在淘宝上付款要1万多元,在微信上就只需要支付4960元购买。她当时觉得很划算,便付款购买。
然而,几天后,她收到的翡翠玉镯却不是微信上看到的款式,当她找到较为专业的鉴宝人士进行鉴定时,才发现自己购买的这块翡翠玉镯材质并不是翡翠,而是普通石头染色制成。李女士联系商家退货,但商家一直在找借口推脱不处理,李女士便向工商部门反映。由于商家经营地址不在柳州,工商人员建议李女士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反映。
工商提醒,选购珠宝首饰应留心
对此,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首饰要留心,应提高自己对珠宝饰品的相关认知。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理性,警惕低价、折扣消费陷阱。消费者应谨慎参加“购物可免费抽奖”“超低折扣”的促销活动。
2.到大型商场、珠宝店购买首饰,另外,网上选购首饰不利于观察珠宝首饰的材质、重量等相关重要信息,尽量避免在不正规网站购买珠宝首饰,以免落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
3.购买首饰前,应向商家确认信息,明确是否为自己想要的材质、重量和级别。
4.开具详细发票和收据,保留相关凭据。消费者在付款前应仔细阅读发票和票据上的信息,核对是否为自己要求购买的材质、成分、级别等信息。
5.索要鉴定证书。购买前应向商家确认是否具有鉴定证书,珠宝鉴定证书是有关部门授权质检机构出具的品质证明和说明,商家售卖的首饰应有与之相对应的鉴定证书,消费者应向商家索要并留存。
新闻推荐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柳州市满载而归——与各地投资商签约合作项目56个,总投资额378.8487亿元...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