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然
近日,本报一版连续刊发了柳钢集团大手笔实施沿海战略,倾力打造“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的报道。柳钢人铆足干劲奋力冲刺、连创纪录捷报频传的消息,让人读来心潮澎湃、荡气回肠。
自从成为规划蓝图的那天起,柳钢就是柳州人引以为豪的大企业,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柳州人的记忆。1958年,中央和广西决定将柳州建设成为广西的新兴工业城市。于是,在柳州市区北面荒芜之地新建一座钢铁生产企业的规划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主席出席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期间,亲自审定了柳钢建设规划。1958年7月1日,柳钢一号高炉举行开工典礼。柳钢建设者在一穷二白的历史条件下,凭借一腔热血,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历尽千辛万苦,在茫茫荒野上建起了一座座高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柳钢技术进步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一代又一代柳钢人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把昔日人迹罕至的柳北建设成为现代化设备林立的十里钢城。作为一家在柳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柳钢历经风风雨雨的洗礼,始终坚定不移地阔步向前,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
柳州这方热土历经一百多年的现代工业浸润,骨子里饱含着工业基因,它为柳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作为一家大型的现代工业企业,囿于狭隘的地域观念是没有前途的。纵观当今世界知名大型企业,无一不突破地域的限制,跨地区甚至跨国布局已成常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柳钢只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偏安一隅,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落下风。柳钢人没有满足于做“华南王”“西南王”,而是确立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向“世界500强”进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实现腾飞的梦想,必须拥有飞翔的翅膀。柳钢人跳出柳州看柳钢,以国际视野厘清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思路,构建了一幅“一体两翼”的新蓝图——以柳州总部为“一体”,以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中金不锈钢基地为“两翼”,一飞冲天实现新跨越。
在柳钢人义无反顾埋头苦干的二次创业中,柳钢防钢基地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焊花飞溅、机器轰鸣,用16个月完成了需要用时30个月的炼铁厂建设;柳钢防钢基冷轧厂技术中心等多个部门联合研发出590MPa级双相高强度钢,填补广西在高端汽车用钢领域的空白,向全国高端汽车用钢领域进军;柳钢与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合作,在广西率先将5G技术应用于“柳钢智造”,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柳钢用企业文化“和越之道”稳定中金公司原有职工队伍,增强中金公司全体员工对柳钢的认同度、忠诚度、敬业度,团结一心向新的目标迈进。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体两翼”的新柳钢,将在钢铁产业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新闻推荐
查处现场记者张捷通讯员朱开健晚报讯车主为了赚运费,竟然不顾安全,把6.3米长、3米高的防盗网装在车厢大约2米长的车上。8月...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