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州 > 正文

“江阳好人”朱正芬创富孝老两不误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24 06:39   https://www.yybnet.net/

□袁愈虎 刘妮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守护病床前,精心照料瘫痪的婆婆8年,递水喂饭,端屎端尿,毫无怨言。不仅如此,她每年还要养殖出栏400多头肥猪,年收入有20万元,让婆婆每月的1000多元医药费有了着落……”10月13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西岸村采访时,村民围住笔者竖起大拇指夸奖着获评“江阳好人”的妇女朱正芬,讲述她创业孝老两不误的感人故事。

今年43岁的朱正芬与老公是同村人。21年前,嫁入夫家。为了照顾孩子和二老,朱正芬和丈夫婚后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留守家中发展生猪养殖,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1年下半年,朱正芬的婆婆突然被查出了软骨病。病痛发作时,根本无力动弹,后虽经多方治疗,但不见好转,后来全身瘫软,除头脑清醒外,连吃饭都要靠喂。医生断言,顶多能活一两年,而每月仅两支止痛针剂,就要1400多元。

然而,令医生没有想到的是,如今8年过去了,在朱正芬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虽没有好起来,但也没有恶化;虽然长年瘫痪在床,婆婆身上没长褥疮。原来,朱正芬为了方便照料,买了一个黄铜铃铛,系在老人床头。“叮叮当当”,一有响声,她就赶忙到老人床头,有时一晚上要起来五六次,而白天,更是2个小时就要响一次。

朱正芬告诉笔者,这两年由于养猪规模扩大,猪圈又建在房屋对面的山头上,在喂猪时担心听不到铃声响,她便委托邻居帮忙听铃声,一有响动就喊她。8 年来,朱正芬没出过一次远门,一年上街不超10 次。8 年来,铃铛被婆婆摇坏了2个。

婆婆因病每天只能吃清淡的饭菜,朱正芬一年四季都为她煮粥。为保证老人的营养,朱正芬每天炒的蔬菜不重样。为防止老人卧床太久长褥疮,1.55米高的朱正芬经常把1.6米的婆婆背下床,搀扶她在门口晒太阳……由于多年照料老人加上辛苦劳作,43岁的朱正芬俨然就是50岁的模样。对此,朱正芬说:“我苦点累点也值得,尤其是在家养猪,不但实现了增收,更主要是保证了婆婆有钱治病。”

朱正芬创富孝老两不误,今年1月,在2018年第四季度“江阳好人”表彰大会上,她被授予了江阳“孝老爱亲好人”称号。

新闻推荐

泸州市江阳区向“奇葩证明”说不 为申请人减负,给经办人“松绑”

10月18日下午,泸州市江阳区市民舒中分用了20分钟,就补领到结婚证。“当事人原件身份信息不全,按照以往的工作规程,需要到公安...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江阳好人”朱正芬创富孝老两不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