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国展示“战疫”作品。
□何锡银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因年届七旬,他的手有些微微发抖。但他坚持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到两个小时工夫,一幅幅精美的花鸟虫鱼或人物故事的剪纸作品就完成了。这就是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唐建国老人给笔者展示的绝活。剪纸是唐建国的业余爱好,他已经坚持了40年。
4月6日,笔者来到唐建国家中采访时发现,他家里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灵感一来,我就开始剪!”说这话时,唐建国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唐建国一边说,一边给笔者做示范。只见他右手握剪刀,左手持红纸,剪刀沿着纸上提前勾勒好的图案上下飞旋。一个多小时后,一幅鲜红的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在眼前。
唐建国说,剪纸手艺是母亲教给他的,而他创作剪纸作品是1980年才开始的。有些剪纸作品,一剪就是一套,因是业余,得剪一两个月。“过去厂里职工结婚的时候,窗户上、门上都要贴上红双喜和剪纸,出嫁的闺女带的嫁妆上也要贴满剪纸。”唐建国说,那时候大家的工资都不高,他们家给工友剪纸也不要钱,都是义务帮忙。
虽然是义务帮忙,但唐建国剪纸这一爱好却坚持了下来。40年来,靠着持之以恒的耐心,唐建国老人的剪纸技艺愈发炉火纯青,而每年他都有上百幅剪纸作品问世。
“剪纸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个功夫活。”唐建国说,从构思到最后完工,不仅要对文化有一定了解,还要经过采样、修剪、调整等过程。另外,剪纸对纸张也有要求。竹浆纸易碎,木浆纸韧性好比较适合制作剪纸作品。
唐建国的剪纸作品元素除了花鸟虫鱼和人物,每逢国庆、“七一”等重大节日或国家重大事件,他都要以剪纸作品来留作纪念。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唐建国就主动到社区当起志愿者,用一幅幅剪纸作品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全民抗疫的一幕幕感人瞬间:有医护人员身体被厚厚的防护服包裹的《白衣天使》;全民参与奔赴前线参加抗疫的《抗疫有我》;社区志愿者为封闭小区送菜、送米的《志愿者代购物资》……这些剪纸作品生动展示了全国上下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壮举。唐建国说,小小的“战疫”系列剪纸作品寄托着美好的期盼,希望一切困境都烟消云散,永不再来。
新闻推荐
近日,由泸州市江阳区双创办主办的种植、养殖创业项目线上沙龙活动顺利举行,该沙龙活动旨在解决农业创业项目在生产、经...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