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简放鹏) 近日,记者从江阳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由于疏花水柏枝植株栽种、枝条扦插引种试验成活比例高,泸州市疏花水柏枝拯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疏花水柏枝是极度濒危易灭绝的野生植物。2018年,国家出资20万元,在江阳区实施了疏花水柏枝拯救项目,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实施了该项目,探索人工繁育技术,安装了“电子眼”进行监控,聘请水上和陆地各1名人员开展常年巡护,对疏花水柏枝进行保护。
近两年,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在疏花水柏枝原生地采集植株、枝条和种子,开展引种试验。裸根移植疏花水柏枝到生长环境相似的河滩地。经过洪水淹没期,留存的疏花水柏枝植株有一半的比例重新发芽成活,18%的植株开花结果。同时,模拟疏花水柏枝生长环境,建造大棚苗圃2亩,完成了扦插育苗试验。该局工作人员扦插了近万株疏花水柏枝枝条,有八成的比例成活。在实施播种试验中,由于疏花水柏枝的种子比蒲公英的种子还小,其胚芽的营养不够,种子发育不好,播种试验不成功。
江阳区农业农村局林业管理站站长黄永香告诉记者,如果以后有项目经费,他们将在枯水期选择水淹地,也就是其野生环境,进行疏花水柏枝引种试验,这样不需要移栽,更有利于疏花水柏枝的繁殖和保护。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霜)7月2日,江阳区司法局蓝田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公交摆渡站做志愿者,引导过江群众乘坐公交摆渡车。当日,矫正人...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