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和县新闻 > 正文

打捞乡村沉没的心跳——读蓝角《我的村庄》有感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6-26 09:4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读蓝角《我的村庄》有感

陈昌清 高树会

乡愁万古长。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安徽省诗人、作家蓝角的新作《我的村庄》,以非虚构的方式,从风土、脸谱、表情三个不同的视角,细致描摹故乡的经年风貌。这个默默的江淮小村庄,在作者的诗性笔触下,复活了曾经的怦怦心跳,接上了从历史脐带脱落的乡村血脉,蓬勃、鲜活地跳跃在“城镇化转型”的中国当下,让人神往,也叫人忧伤。

刘山村,系和县乌江镇一自然庄。全庄数十户人家,百余人口中,刘姓占多,当地人也称之为刘山头。刘山村只是华夏大地上万千村庄中的普通一个,但它却有着独特的呼吸和娇娆。它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信念。一代英雄项羽沦落于此,结束了绚烂的一生,不知年月的霸王祠让这个小村弥漫着历史气息;山水相映的通灵之地,曾走出诗人张籍、词人张孝祥以及书法家林散之等名家,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那些依山傍水的老房子、贴江而居的乡民,代代流传,充盈着人间烟火的生活气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记忆中,神秘死亡的江乡长,不幸的地主婆,相依为命的春兰秋生姐弟,传奇式的剃头匠……他们的身影总是不经意地突然闪现,让人恍惚着打开时间的闸门,向生命更深处漫溯——

小小的“我”说不出文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年代,但“我”知道爷爷对毛主席的狂热崇拜,母亲对毛主席逝世的惊恐。几个鸡蛋就可以维持家用,靠着忆苦思甜饭大家才活下来,那个时代究竟给了乡民多大的伤害,无从测量也无法测量。可是生活仍得继续,小小的村庄经风一吹便活了起来:即便是隔壁村遭了贼,村民也照例开着门下地,照例不上锁串门;谁家有个困难,左邻右舍总会帮一把,哪怕地震来临,谁也不会忘了那些正在受急的人;看到那些满脸无望与哀伤的逃荒异乡人,乡亲们一定会满足他们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人的素朴、仁德和爱怜在这个乡村俯拾皆是。而在城市里,即使是对门的邻居,也常常“老死不相往来”。因而在没有魂的城里,“我”时常怀念有魂的村庄。 “我”怀念小镇上热闹的集市,惦记着那里的锅贴饺、炕烧饼和盐水鸭,那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流传在刘山村的庐剧,更是“我”的精神盛宴,朴实、凄凉的唱腔里藏着多少或悲或喜的故事,萌发了“我”少年时代的爱憎情怀,丰盈着未来的冷暖人生。

《我的村庄》大部分文字,就是这样从一个孩童的嘴里流淌,因而语言充满着活泼、灵动和风趣。如:“现在是残余的冬日,太阳很晚才愿露头”;就连水里的“小鱼也懒,时不时摆动几下身子,像还在打着昨天的瞌睡”;而在“荒草丛生的地方,每到深夜,会溜过来一队队探头探脑的黄鼠狼”。在孩子的眼里,他所能感知到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甚至“雷声,像洗过一样,特别的脆”;“泥土干巴巴的,显得有些着急,慌不迭地敞开全部的身子,等待一场大雨浸泡”……作者的文字里还总透着一股诗人的气质,“苦难,像浸渗在白纸里的鲜浓墨汁,在平常日子里缓缓绽开”;“花开寂寞,所以村庄里所有的枯枝寂寞,瓦砾寂寞,烟火寂寞,乃至每一个生灵,也是被寂寞抚养长大”;“午后的汽笛长一声,短一声,它们和村庄里的人一样,时而空虚,时而迷茫,时而怀揣着没来由的无尽忧伤”,对于村庄的命运,该走向何处,“我”很迷茫,也很担忧。

迷茫、担忧裹着 “我”的心,也是贯穿作品的大脉络,这是作者的痛楚,也是当今时代的痛点。 “故乡会和看不见的时光一起,慢慢变老。 ”作者记忆中的那些美好,正在一点一点的土崩瓦解:一排排刺槐树下的老房子,如今它们的踪迹不那么轻易可寻,只剩下疯长的荒草和肆意的藤蔓,正占据着颓垣的一角一落。而那个承载了“我”快乐童年的水塘,也正在渐渐缩小,渐渐地消失,渐渐地被遗忘。 “我的村庄,一直都是鸟的天堂,只是,那么多村子里的鸟,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乡村,其实是时代和命运,在当下,乡村不可避免地衰落,或不可避免地“城镇化”繁华。它,带走了历史的风尘,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烙印。好事耶?坏事耶?作者给出了诗性的回答:“不管多远,小小的村庄,是每个离家的人最终安放灵魂和肉体的地方。 ”但理性告诉我们,“我”的村庄或许会成为加速消失的自然村中的下一个,它无力与时代抗争,也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

无论我们如何不愿相信,曾经的村庄在古老的土地上急剧凋零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天有二十多个自然村从地图上消失。而让作者揪心的是,有学者居然公开表态,他们并不担心中国自然村的消失,因为按照目前的速度,一百年内,全国三百多万个自然村怎么也减不到一半。这是“何等混账的推论”!怎么办?作者用自己的真诚做出努力:复活一个人的村庄记忆,牢记一份属于过往的乡愁。记住的人多了,或许就成了一部历史,从而勾勒出“乡愁里的中国”轮廓。虽然再也回不去,毕竟曾经拥有过,乡愁是有温度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光阴亦然,它在记忆里复活,因此充满了慈爱与感恩。

能否有另一条路径,让我们抵达“回不去的故乡”?作者在反复的沉吟和絮叨中,仿佛告诫我们,若试图找到一条回家的路,不再做迷路的孩子,那就请放慢脚步,掂量着如何安顿心灵,不要再一路狂奔,否则忘记了身边的风景不说,还一不留神,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来到这个世界的初心。

越来越荒芜的故乡,越来越年轻的故乡,越来越陌生的故乡,远远地,回不去了,躲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每一个黄昏和雨后,那些和作者一样的来自乡下的孩子,暗自品咂着所有痛苦中最为高尚的痛苦——乡愁,这可以恩泽灵魂的无私之欲。

重回“乡愁”,其实是每一个在村庄里长大的灵魂在拷问:未来会好吗?

蓝角,1964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和县,198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1984年开始诗歌和其他文体写作。作品发表于《诗刊》、《十月》、《作家》等近百家文学报刊,入选《九十年代实力诗人诗选》、《安徽文学五十年》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集《狂欢之雪》、随笔集《流年清澈》等。

新闻推荐

索要彩礼毁财物 警民联调息纠纷

经过和县善厚派出所民警联合村干部十余天的耐心调处,一起由双方儿女婚事索要彩礼引发的损毁财物案终于得以化解。和县善厚镇王某家女儿和张某家儿子于2007年定亲后一直没有完婚。近日,王某要求...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捞乡村沉没的心跳——读蓝角《我的村庄》有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