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逸群)网上购物、销售农产品,存取款,旅游,预约挂号,到城里买房……9月1日,记者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姥长村采访时发现,这些原本分散庞杂的生活服务,都能在当地设立的“信福小屋”里“一站式”搞定。
曾经的姥长村,方圆十里没有一家超市;5000多人的村庄,只有一个村级卫生室;缴水电费、取钱、寄信要步行90分钟去镇里……为改变当地现状,今年初马鞍山市在该村试点实施“政府信息工程”。 “我们充分发挥当下的互联网优势,建设了农村电子商务便利服务点——‘信福小屋\’服务站。 ”市经信委信息办总工程师白莹介绍,小屋集综合信息查询、农村电子商务、公共业务村级下沉等功能,覆盖了村民“生、老、病、吃、喝、游、购、娱”各个方面的需求。
当天上午10点,记者走进姥长村的“信福小屋”。只见屋内左侧墙上挂着滚动播放的电子信息展示屏,底下是一排电脑,右侧则摆放了一台简易的存取款机和摆满了商品的超市货架。 “除了房子是我的,其他的东西都是政府和企业无偿提供的。 ”管理员、村民夏雪峰告诉记者,小屋建成之初,镇里就积极帮忙对接商户,“现在已有移动、电信、超市、村镇银行等十多家企业入驻。 ”
“我们是今年6月份进驻的。 ”在现场维护设备的新华村镇银行工作人员陶琴介绍,姥桥镇与他们联系后,考虑到村民办理业务的实际需求,该行为小屋提供了具备存取款和修改密码等功能的小型终端设备。此外,小屋还能受理小额贷款申请的业务,“我们给夏老板开了每月500元的基本工资,开户、存款和贷款都有返点。 ”陶琴说,仅2个月时间,前来开卡的人就达到180多户,成功办理了15笔贷款,“不仅方便群众,也成了我们银行在农村的新阵地。 ”
同时,“信福小屋”还兼具代购功能。 “镇里和几家大型超市签订了协议,村民如果要购买日用品,可以不用跑到镇上或县城,只需在我这里订货。 ”夏雪峰对记者说,村民订货后,他会和超市联系,由对方按进货价直接通过物流送到店里。此外,“小屋”还开通了网上代购功能,村民下单购物后,只要支付1元每件的代购费,就可以在家里等着收货,“我每天都会开车去镇上的快递点取包裹,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趟! ”
今年暑期,在村里的协助下,夏雪峰还开展了针对留守儿童、老人的附近景点旅游项目。 “最近一次活动是7月28日,我组织了12名留守儿童去和县的香泉湖景区玩了一天。 ”他乐呵呵地说,景区不要门票的不收费,需要门票的也最多只收取一半费用。“村民无需负担门票外的任何费用,不足部分均由村里出资补齐。 ”
“真没想到这么方便! ”村民夏桂英激动地说,她前不久在计生办开展的免费体检中查出身体有恙,被告知应去大医院做全面体检。 “现在都是网上挂号,我也不懂,去了就怕看不上病! ”她只得向“信福小屋”求助。 “我们几分钟就帮她在南京妇幼保健院挂上了号。 ”大学生村官陈蒙表示,他们还能提供车票、机票在线订购服务,“村民有进城买房意愿的,我们也能在线帮其选地点、看房型。 ”
“小屋几乎所有提供的服务对村民都是免费的。 ”夏雪峰说,靠着各个企业的返点,他每月能挣上四五千元,在电商平台上开办的姥长村土特产网店生意也红红火火,“几个月帮大伙儿卖出一万七千多单土鸡蛋! ”
“困扰政府和企业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下沉村级难题,通过 ‘信福小屋\’找到了解决思路。 ”镇下派干部夏发平表示,它不仅打通农村与城市资源互相交流的渠道,也让村民“零距离”地享受信息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15年11月初,全椒农商行和县全椒法院执行局决定从11至12月份对全椒农商行所涉诉执行案件采取打“老赖”专项“清收”行动。此次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执行33位“老赖”,结案33笔,涉案最大一笔7...
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