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王明存)本报上期报道的和县乌江镇政府以流转农地的方式圈地,供企业备用,且导致大片土地荒芜一事,得到和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主要负责人当即召开专题会议,责成镇政府对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整改意见,拿出整改措施,限期解决问题。
12月4日,该县县委和乌江镇政府领导针对报道涉及到的有关问题,专程来到本报编辑部交流反馈。
12月1日,本报三版头条刊发了题为《和县乌江镇政府强制流转大量良田 农民不答应土地仍抛荒》的稿件 ,披露了乌江镇政府流转大片农地,目的并非进行规模种植,而是方便企业今后开发使用。农民不愿流转,政府也不让农民耕种,导致耕地大片荒芜。文章见报后,和县县委、县政府领导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此事,并责令乌江镇政府对问题进行整改。
该镇反馈的具体整改措施是:1.流转协议约定,每年12月底前支付流转费,最近,他们将提前发放租金。今后,将提前一年支付下一年的流转费;2.继续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如果有农户不愿意流转,决不搞强行流转,并会在流转的土地中选择好地块调整给农户耕种;3.针对荒芜的土地,将尽快引进种粮大户种植,不会再让土地荒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白云磊) 6月29日,记者从省联社电子银行部获悉,即日起,金农易贷·福农卡(简称“易贷卡”)换“芯”工作启动,由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又称金融IC卡),更好地满足持卡用户安全用卡的需求。“易贷...
和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