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星级记者王明存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们省将有洪涝灾害。我们家房子去年被淹了,现在正在汛期,整天担惊受怕。害怕那场洪灾再来。 ”和县香泉镇香泉社区多位村民反映,去年,他们民房被淹,损失大。 “被淹的原因是河道上面违法建筑阻挡了河水引起的。而建设楼房的土地还是镇政府卖出的。 ”
被淹民房位于香泉镇一条名为山庄路的道路两旁。5月10日,记者在当地看到,民房外墙和室内墙体被水浸泡后留下的水迹仍清晰可见。当地居民回忆说,2015年6月27日,上游的洪水汹涌而至,直接冲到居民家中,水深达1米多。 “水都涨到了我们大人的胸口。 ”
当地居民介绍,当时,山庄路两侧近200户居民家被淹。洪水漫过冰箱、电视、桌椅等家电家具,家电经浸泡报废了。猪、鸡等畜禽被淹死,每家损失达1万多元。事后,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进行了登记,当村民要求政府赔偿时,镇里却说是自然灾害,不予赔偿。
“我们家被淹的主要原因是河道上一栋违法建筑将河道堵住引起的,违法建筑的土地还是政府出售的,镇里难道没有责任? ”当地村民说,政府有赔偿责任。
据了解,楼房下面原本是河道和水塘 (河道与水塘连成一片)。2012年,镇政府以公告形式公开将此水塘、河道拍卖给他人,建房者建设了一栋三层楼房。建成后,该房出售给了5户村民。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楼房下面是河水,建房者就在河道里“栽”了60根水泥墩。水泥墩既粗又多,导致洪水水流不畅。特别是去年爆发洪水,洪水无法及时下泄,直接冲向路面、民房。 “我们这里以前也有过洪水,但历史上从没被淹过。这个楼房建成后,路边的民房就被淹了。那年建房时,我们就阻拦过,建房人有政府支持,我们没有阻止住。 ”
对此,该镇工程建设办包主任解释,去年洪水后,镇里成立了调查组,调查出受灾的原因是:连续数天下大雨;河道淤泥多;上游河道上的一座桥阻水。为了将内涝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今年,他们采取了五项措施:1.清理了河道里的淤泥;2.将河道加深加宽;3.新开辟了一条河道;4.在河道上游一口水塘大坝上建设了机站,塘水多时提水分流,减轻水库压力;5.重新修建了上游的桥梁,将桥面抬高,增加水流量。
该镇张镇长介绍说,水利部门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了,说楼房和民房被淹没有多大关系。民房被淹是自然灾害,政府不应承担村民的损失。
对此回答,村民并不认可。他们说,违法建筑建在河道上,怎么不阻挡河水?针对村民提出的楼房是违法建筑的问题,记者向该镇镇长、分管建设的镇政法委书记、工程建设办主任求证,让记者不解的是,他们竟然都说不知道此楼房是不是违法建筑。
为此,记者来到该县住建局。该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局只界定城区的楼房是不是违法建筑,乡镇楼房由所在乡镇政府界定。是不是违法建筑,乡镇政府肯定知道,如果说不知道,只能说是推卸责任。
于是,记者找到了该县规划局分管此项工作的赵副局长。他说等调查后回复记者。
5月13日,赵副局长反馈说,他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了解,这幢楼房没有办理任何批建手续,的确是违法建筑。按规定,对违法建筑的查处,首先由镇执法中队调查,之后,再将调查材料提交给县行政执法局,由县行政执法局进行查处。
由此看来,香泉镇政府公开出售土地给他人违法建楼,此做法是否违法违规?有待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违法建筑建设在河道上面,影响了河水流通和泄洪,镇政府如此做法,如果面对他人违法建房,如何有底气查处?
此外,违法建筑是不是导致农民受灾的原因,需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后给出正式结论,若是,政府和违建方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流经香泉社区的河道。
图为村民反映建在河道上的违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李东昆 记者 黄永礼)为促进选派工作管理更加科学,使考核工作更公平、群众更满意,安庆市首次采取百分制量化形式考核选派干部工作。据介绍,考核主要围绕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维护稳...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