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拆解的车辆
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4706辆
核发黄标车淘汰补贴400余万元
车辆正在进行环检
图①
图②
图③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系统
文/记者王燕通讯员韩宁会图/记者王燕
今有许多在外的小马市民纷纷留言写下自己与双层巴士的“小故事”。事实上,除车辆设备老旧之外,其停运与马鞍山市实施的黄标车淘汰工作有着紧密联系。
黄标车淘汰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今年,马鞍山市将黄标车淘汰工作继续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承担任务的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狠抓落实,将该项目有序推进。
【为民数据】
9月15日,在雨山工业园区的五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伴随着拆解机械的轰鸣声,市公交集团总公司的40辆黄标车一同被集中报废拆解。这些长年奔波在市区多条线路上的熟悉面孔由于年代久远,使用频次高,如今已是车况差劣、“黑烟”严重,甚至“老态龙钟”,它们的集中退役、报废拆解成为今年马鞍山市黄标车淘汰中最为集中的“一单”。
12月23日上午,迎着微凉冬风,记者再次在五环公司看到了一片火热的繁忙景象——院内是等待拆解的车辆、车间内则是一部部不再完整的“汽车零件”、牵引车还在一辆辆地往回运需要拆解的车辆。公司董事长成守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的业务大头就是黄标车,目前平均每天都要切割近40台小车、10多辆大车,为了保证黄标车“进得来”、“拆得掉”,他还特别租用了40亩地的厂房、增加了30多人手。“待我们拆解完毕后就会联系车管所,他们会及时过来验车,所以整个过程还是很快的。”他说。
根据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马鞍山市今年共计划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725辆;截至11月30日,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4706辆(其中黄标车3945辆),全面完成今年市政府为民实事项目的目标任务。
为鼓励市民提前淘汰黄标车,马鞍山市环保、公安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标车淘汰管理工作的通告》,要求在本市注册登记的个人和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0标准汽油车、国1及其以下标准的柴油车(不含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摩托车)应在2015年11月30日前进行淘汰。此类黄标车补贴标准按照2015年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标准执行,逾期淘汰不予补贴。而为方便市民办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马鞍山市在车管所设立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服务窗口,车主只要一次性提供材料,不需往返多个部门即可办理补贴申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一共审核发放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400余万元。
【为民纪事】
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城区主要道路限行
成为倒逼黄标车淘汰的“利器”之一
5月28日,市环保局与公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启用无绿色环保标志汽车限行管理系统的通告》,这则消息引起了不少驾驶人的注意。
根据规定,在马鞍山市公安交警车管部门注册登记但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汽车(包括无标车,军车和执行紧急任务的警用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除外)自6月1日起,在每天的7:00至19:00被限制进入江东大道、九华路、红旗路和葛羊路合围区域及上述路段。系统启用后,违反规定进入限行区域的汽车将会被监控点自动进行抓拍取证,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并责令其驶离限行区域。
此举主要是为了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由于时效性强、见效较快,因而也成为倒逼黄标车淘汰的“利器”之一。囊括该系统在内高污染汽车限行管理系统项目部投资470多万元,另还有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和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系统。“在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中,今年环保联合相关单位着力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重点在管理信息化和路面执法上下功夫、通过限行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目前已经实现对各环保检测站、道路流动车辆尾气排放、限行区域内高污染车辆的实时监管,系统的有效运行也大大提高了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工作水平和限行管理执法效率。这套系统目前在省内只有合肥和马鞍山两个地市全部进入了运行阶段。”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吴峻说。
图①、②、③为黄标车拆解现场
【为民真情】
环保检测新标准、环检机构全覆盖
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发放率达90.5%
除了利用科技手段让黄标车在路面上“跑不安宁”,马鞍山市还从环检、安检以及营运证件年审办理等环节为应当淘汰的黄标车设置了层层关卡。
从环检说起,根据规定,海外海机动车辆尾气检测公司早前就已对2005年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全面禁止检测。今年8月起全面上线的环保检测视频系统实现了检测全线的全程监控,严控政策落地。“由于这部分黄标车的车辆信息早前就由相关部门提供给了我们,所以车辆进站后我们的信息系统即可识别,之后就会告知驾驶人。而对2005年以后注册营运的车辆,我们则会按照要求严格把关、严格检测。”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蒋庆波说。
这两年,马鞍山市积极推进机动车环检新标准实行和环检机构社会化升级改造建设,实现了市区、县环保检测新标准、环检机构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检测站6个,检测线21条,年环保定期检验率达80%以上;另外对全市环检机构加强日常管理,严格环检流程,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车辆通过年检。与此同时,马鞍山市不断加强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管理,进一步加大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力度,增加发放窗口,配备专门人员,启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系统进行标志发放工作,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做到应发尽发,标志发放率达90.5%。“另外公安部门也全线停止对应淘汰的黄标车进行安全性能检查业务,交运部门则停止为这部门车辆办理营运证或营运证的审验手续。”吴峻说。
源头管理也很关键。为规范新车注册环保审查及防止高污染车辆流入马鞍山市,市环保局联合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外地机动车车辆转入管理的通告》,提高二手车车入门槛,达不到国四排放标准的车辆一律禁止进入马鞍山市;新车注册登记环保前置,经环保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办理下一步登记注册手续,坚决把好新车入户、二手车转入关。
【为民手记】
严格源头管理杜绝新增黄标车的出现
黄标车淘汰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如何保质保量推进?各单位、部门的协调合作很重要。针对此,马鞍山市成立了专题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黄标车淘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台《马鞍山市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出台补贴办法,明确部门职责。
市环保局作为牵头单位,重点抓好项目调度、黄标车基础数据库建立、目标任务分解、黄标车补贴发放等工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淘汰车辆工作,结合公车改革,确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完成淘汰任务,从而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市财政局安排了黄标车提前淘汰专项奖补资金1500万元;市交运局对公交、出租车、客运车辆等进行了认真梳理,强化了对营运车辆淘汰工作的宣传督促和督办工作。市商务局加强了对报废车辆拆解企业的管理,组织定点拆解企业有序开展报废拆解工作,严把报废拆解证明发放关。市公安局加强项目推进的领导,实行逐级布置,每月考核,将黄标车淘汰任务分解到交警各大队,由交警支队进行月度考核,并网上公布排名,同时严格源头管理,新车入户二手车转入一律按国四标准,严格把关,杜绝新增黄标车的出现,加强路面管理,开展三小场车辆清理,加大对逾期未年审车辆的路面查处力度。组织专门力量对冒黑烟进行专项整治,共计整治此类车辆342辆。市督查目标办加强对项目的督查指导,对项目推进实行月督查。
新闻推荐
鼓励中小微企业力争经济发展“排头兵” ——访市政协委员、卓越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龙华
代表委员记者季晨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小微企业突破瓶颈、寻求发展的一味良药。”12月28日,市政协委员、卓越广...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