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合家团圆之际,可对于一些特殊行业从业者来说,年三十在家吃顿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个春晚,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干军是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从医年,每年春节都在岗,守护着病人的健康。今年过年,他依然回不了家。
1月日上午,伴随着越来越近的警报声,一辆急救车驶入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门前。急救车刚刚靠停,急诊科值班医生干军就已经带领医护人员等在门口,此时,时间为点分。
病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子,干军一边帮忙抬担架,一边跟病人进行交流。
“老爷子,自己摔的啊?”干军轻声地问老人。
“嗯。”老人回答。
“现在感觉哪里不舒服,腿能不能动?来,动动看,关节动一下,放松点放松点。”干军安慰道。
随后,老爷子迅速被安排到急诊科抢救室抢2床位,医护人员一边与老人沟通,一边量血压、测心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干军果断作出判断,吩咐当班护士将病人分诊到急诊骨科,“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先给他挂个骨科号,看下急诊骨科。”听罢,护士立马过去挂号了。
一轮忙完,已经过了时。干军这才想起来,早上接班到现在,一口水也没喝上。干军介绍,除夕前能出院的病人都出院了,但是急诊科却更忙碌。春节期间,不少市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高发;出行的人多了,车辆碰撞事故频发,骨科、外科病人也更多了;另外,聚会多了,过量饮酒导致呕吐、头晕、昏迷的就诊人数也跟着上升。“一般来说,每天送来的各类危重病人,有十几位。”
而当记者问及是否辛苦时,干军只是微微一笑,很自然地说:“习惯了。”
据悉,春节假日期间的急诊科,就像一个战场,而今年岁的干军,已经在这里战斗了年。岁,这是一个在别的科室正值黄金段的年龄,但在急诊,却显得有些“老”了。干军坦言,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体力也在下降,这几年常常感到精力不足。到底自己还能坚持几年,他自己也说不清,只希望在“还能干”的年龄里多做点事。他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踊跃地参加到急救事业当中。“这个叫痛并快乐着!在你付出的同时,看到一些病人转危为安,也觉得很欣慰,这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踏出急诊大楼的时候,急救车又一次驶来,回头去看,干军正帮忙抬病人到担架。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战斗。
本报记者方燕
新闻推荐
极端天气保障有力打击反窃电显效马钢转供电有序推进 去年马鞍山市电力电保工作呈现三大亮点
本报讯(记者余齐斌通讯员王延生)记者日前从市经信委获悉,去年,马鞍山市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不断强化,取得新成效。特别是迎峰度夏和抗洪救灾电力供运保障有力,反窃电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马钢转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