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强化规划引领 建设生态福地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9-01-21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文/邬刚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强力推进是极其重要的一环。1月6日在马鞍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新一轮城市空间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市总体设计报批,开展重点地块城市设计编制。建成空间规划平台,建立多规合一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实现一本规划管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顶层设计搭好“梁柱”,久久为功建好美丽马鞍山,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工作者的期许,更是规划人昂首阔步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守住生态底线,践行绿色发展,既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维护城市生态系统、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更是打造马鞍山“城市建设高颜值”的核心要义。

市城乡规划局紧扣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眼长三角区域发展空间,自2017年先后组织编制了《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城市绿线规划》等一系列市域、城市中心区规划。明确从市域层面建立“一江挑两翼,山水连城池”的空间特色结构,进一步树立了城市生态网络本底,全面落实“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和“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发展要求,严格划定城市绿带、核心保护区、外围缓冲区等管控区域,提出生态网络管控及规划实施引导措施,推动城市“双修”工作稳步前行。

长期以来,市城乡规划局紧紧围绕加强规划管控、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一核心目标,在统筹谋划、科学编制、依法行政上重点把握好“四个度”,即在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定位决策上,见高度;在推动已批复规划落地上,见力度;在项目方案审批、监督管理上,见法度;在提升城市颜值,增强市民获得感上,见温度。

2018年,市城乡规划局坚持以“战略引领,布局优化”“底线约束,生态优先”“多规合一,一图管控”为引领,不断充实完善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网络规划,从马鞍山市城市管控实际出发,划定生态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科学划分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类空间,进一步优化长江岸线1公里、5 公里和15公里范围内的功能分区及沿线用地布局,构建沿江生态廊道。

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规划给出掷地有声的回答:依托长江、河湖湿地、自然山脉及自然风景区等自然地貌,构建以江为基、以水为脉、以山为屏的生态网络格局,并科学合理划定生态控制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友好相融。

在城市特色塑造实施过程中,马鞍山市十分重视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并促使山水特色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树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是建设“生态福地”的重中之重。马鞍山市一直强调自然山水资源是城市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是构建宜业宜居宜游城市的重要基础。市城乡规划局开展了空间特色保护与塑造、海绵城市、蓝绿线划定等规划项目的编制研究工作。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出发,划定城市绿线和水域蓝线,严格控制自然山体、水系、绿地的控制边界,明确自然生态空间管控要素,确保自然生态资源不受占用、破坏。

自然山水资源是马鞍山城市发展的肌理,显山露水是城市乡愁记忆的根基,也是构建宜业宜居宜游城市的重要基础。

马鞍山市根据自然山水特色与空间风貌塑造要求,重点打造两山一湖、采石河和慈湖河,雨山湖——太白大道——金山湖、秀山——秀山湖——桃李山、采石矶——湿地公园——小九华等城市自然人文景观轴,串联市域公共休闲活动空间。

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情放入城市目标,这是有温度的规划。马鞍山市融入地方文化提升城市特色,以李白诗歌文化为主题,建设了李白文化园及一批游园广场;以千字文文化为特色,重点打造采石古镇一期项目;以钢铁文化为主题,在采石河节庆广场布展首届中国(马鞍山)国际钢雕大赛优秀作品。同时,围绕开放包容、团结奋进的社会文化底蕴,精心设计建造了市民文化广场,并在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中,将市民文化广场的空间轴线进一步延伸,形成了平行长江的历史轴线和遥望翠螺山的文化轴线。

绿色经济是马鞍山市宝贵财富和优势品牌,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

鼓声点点急,举措频频出。市城乡规划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新时代马鞍山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规划项目编制工作,从区域生态格局入手划定城市生态本底、从生态空间管控入手界定管控要求、从提升城市品质入手制定设计方案,助推生态福地建设。

2017年3月马鞍山市被列为住建部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通过多年的努力,马鞍山市初步形成了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规划工作体系,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通过系统梳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以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为目标,总体城市设计确定马鞍山市“山水诗韵、刚柔并济、秀色宜居”的城市风貌定位,从战略性视角谋划马鞍山在新时代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空间发展与整体发展策略;从景观视廊、蓝绿空间、活力框架、城乡体验四个方面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修正与提升,形成完整的城市风貌管控系统设计引导;通过城市特色核心要素梳理,建立全域景观格局框架,明确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划定开展区段城市设计的重点地区,并明确区段城市设计管控要点。

2017年以来,马鞍山市有序推进重要地段、重点地块城市设计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安排,结合总体城市设计要求,马鞍山市对城市风貌和空间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意图区有序开展区段城市设计。市城乡规划局先后组织完成了金山湖地区、秀山核心区、雨山东湖单元、湖东路南段等四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完成了高铁东站西侧地块、烟墩山特色街区、三姚城中村地块、胡甸城中村地块等四个地块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目前,上述重点地区、地块的城市设计均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委会审查程序,成为指导下一步土地开发建设的依据。同时,围绕城市更新与环境整治,马鞍山市组织编制了主城区十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主城区四个对外出入口区域综合整治概念规划方案等。

为把城市设计成果落到实处,在规划管理中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及时将城市设计规划意图、控制要素等纳入相应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其成为法定规划组成部分,提升城市设计成果应用效力;二是在规划条件中严格落实城市设计要求,明确有关建筑退让、高度、色彩、立面等具体内容,强化城市设计成果应用与后续规划管控。目前,马鞍山市地块规划条件均强化了城市设计管控要素,部分涉及已开展城市设计的地块,依据城市设计方案提出明确的规划管控要求。其中,城铁站场西侧地块按照城市设计方案出让建设用地,现该项目设计方案落实城市设计各项要求,已批准实施。

新闻推荐

雨山区多举措做好“两节”期间城市管理工作

为做好“两节”期间城市管理工作,雨山区城管执法局采取多项服务保障措施,全力打造干净、有序、祥和的节日氛围。节前部署,宣...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强化规划引领 建设生态福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