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眉山新闻 > 正文

眉山川剧团的当家戏《白蛇传》

来源:眉山日报 2019-02-24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杜国兰(左)扮演的白蛇剧照。第一代白蛇扮演者左素芳。

《白蛇传》复出,传统戏卖座

新排演的《白蛇传》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白娘子的扮演者是左素芳的弟子杜国兰,从扮相到唱功、武功都是一流的她再现了当年左素芳的风采!一天演一场,逢赶场中午还要加演一场。空间不大的剧场内,上下两层楼,13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连角落都站满了踮着脚尖的观众,那是一票难求啊!

到20世纪80年代初,传统戏彻底解放了,喜欢古装戏的人也越来越多。眉山县川剧团也经常受邀去外地的剧场演出,他们用租来的货车拉上道具,浩浩荡荡七八辆,剧团人都戏称他们是“没有大篷车的大篷车队”。《白蛇传》到外地演出时,每到一个地方,尚未到达剧场,当地的群众就把车给围住了。川剧团的演员们,享受的都是明星般的待遇。演出结束后,好多观众就守在剧场门口,等着请剧团的演员出去喝茶吃饭。若是演员不肯出去,观众觉得抹不开面子,硬是要站着等。谁要是跟剧团的演员吃了顿饭,喝了顿酒,那可是面上有光的事,可作为跟人“吹牛”的谈资。

当时的我也天天去凑热闹,在舞台上看,在爸爸工作的灯池里看,有时看到演出的穿帮、忘词,看到机智的补台,特别有意思!有一次,演折子戏《水浒传》时,押送武松的一个衙役是个武功演员,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廖树成,据说他8岁才开口说话,但人实在能吃苦,有一身好功夫。这次他出演的衙役只有一句台词,武松问:“哪个派你来杀我的?”他答“蒋忠”。就这两个字,他在台下反复念叨了好多遍,但当他上台后一紧张,脱口而出:“武松!”,这是一个明显的穿帮,待台下观众正在纳闷的时候,武松扮演者突然灵机一动,给了他一刀,随口骂道“去你的哦!简直是打胡乱说”!观众居然没有看出任何破绽,但剧场后台看到这一幕的人已笑得前仰后合,而且成了剧团一个永久的笑话!

《白蛇传》下本的诞生到辉煌

《白蛇传》已经火得不行了,为了满足演出市场的需要,增加剧团收入,剧团分成了两个小分队,父亲担任了一队副队长,带着《白蛇传》等剧目开始在四川各地巡演。在峨眉城演出的时候,他遇到一位姓袁的老中医,是个川剧迷,老中医告诉父亲他看过一本《白蛇传》的小说,建议他们根据小说编出下本来。

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万分高兴!当时给了十几块钱就把书买来下了。

这出《白蛇传》下本实际上是在旧版本上的升级版,保留了旧版的精彩部分,如《水漫金山》《断桥》等,又增加了《祭塔》《盗仙草》《吊打王道林》等片段,使剧情更加丰富,场面更加美化,汇集了唱功戏、武功戏和川剧特有的幽默戏,使演员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各种功底,整台演出环环紧扣,绝技不断,美轮美奂,精彩绝伦!

当时两个队都分别排演了《白蛇传》下本,先后有好几个演员出演白蛇和青蛇,包括杜国兰、廖慧容、陈超琴、陈红、郭永福、王之勇,还有曾柏林、尹世莲、陈静、杜淑华、李幼萍、杜淑琼等,他们大多因为《白蛇传》成就了自己的川剧事业,抵达自己艺术生涯的顶峰。

“接下来剧团就开始了几乎遍及全川的巡演。”父亲接着说,“第一站就去了雅安,合同是30天,每天的票开门就卖完,群众要求中午加演一场,一天两场,天天如此。在我们合同期满准备离开雅安的前一天,雅安地区文化局把我叫去了,和我商量再演三天,三天的票由文化局和我们一起来分配,于是我们就将三天六场戏票分成五张一份,每份中有两张甲票三张乙票,从公告发布后第一天上午8点开始发售,每人只准买一份,一开门买票的人就排成长队,很快就把三天的戏票一抢而空,雅安的演出就这样在热闹中结束了。下一站便是成都。”

父亲越说越带劲,我知道他又要开始讲述那段最辉煌的历史了!

“当时我们队里有部分人就开始担心了,觉得一个县剧团去省城演出,万一没人看,发不起工资奖金不说还影响剧团形象。最后经全体演员讨论决定,我们先到郊区演两场试试,如果不行就撤退。始料未及的是第一场演出到半场休息时,四川广播电台的记者就到后台通知我,他们决定第二天来录制《白蛇传》,进行实况转播。听到这一消息,大家异常兴奋!对打入成都市场顿时信心百倍。省电台录播后,我们开始进市场在西城区文化馆剧场演出,每场都是满座。紧跟着四川电视台的倪绍忠导演又来找到我们要《白蛇传》下本的原创剧本,说是过两天四川电视台就要来录制演出实况,在四川电视台进行全剧录播。这样的待遇在当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们立即报告团里,团里向县委、县政府做了汇报。这对于眉山县来说也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县委、县政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录像场地定在了当年最好的演出场地——牛市口新建的胜利剧场。剧场设备完善,灯光音响都是全新的。据剧场经理介绍,他们接待的一般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演出团体,还从未接待过地市级以下的演出单位。录像播出后,在全省引起了轰动,各地市、区县的剧团都到成都来观摩。”

“1982年春节过后,我们开始走进重庆,首先安排在市中区解放碑的人民剧场演出,合同是半个月。当时的重庆有市川剧团,市越剧团,还有两家电影院,一个工会俱乐部,那么多的演出场地聚集在一起,但据重庆市文化局统计,每天的上座率我们都是最高的,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演出那段时间,《重庆晚报》每天都推出专题报道,刊登我们的演出消息和剧照。有了这样声势浩大的宣传,我们立刻打开了重庆市场,在后来的三个月里先后去了南岸区上新街剧场,沙坪区文化馆剧场,重钢厂大渡口礼堂,杨家坪区剧场,铜贯锋罐头厂礼堂,江津县剧场等地。此次的重庆之行是眉山川剧团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空前绝后的一段辉煌期!”

说到这里,老爸叹了一口气,情绪急转直下,说:“只可惜从此以后川剧再也没有红火过!”是啊,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文化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影、电视、舞厅、卡拉OK等占据了群众的娱乐生活,从20世纪80年代末眉山川剧团开始走向低谷,剧团的那批《白蛇传》的主创人员也分崩离析,各找出路,留在剧团的人已所剩无几。但《白蛇传》却是眉山川剧人永远的骄傲和自豪!也是眉山人对那个时代留下的最为珍贵的集体回忆!

本文参考戏曲网《眉山县川剧团》一文

新闻推荐

眉山东坡区土地司法所思想教育敲纪律警钟

1月30日,眉山市东坡区司法局土地司法所对全体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专项集中教育,并邀请网格员参加。旨在通过警示教育,给社区...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眉山川剧团的当家戏《白蛇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