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及时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好的学习做法和经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赶学、争学”的热潮。
注重载体“创新推动”
实现理论武装进基层的覆盖
隆安县坚持把创新和深化载体作为实现理论武装进基层活动全覆盖的重要举措,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学理论,学技术,快致富”等为内容的党员“双学一快”主题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党员勇于作表率”主题活动,在机关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主题活动,在企业开展“争创学习型车间(班组),争做学习型标兵”主题活动,并在那桐、都结等10个乡镇90多个村(社区)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设立265户“农家课堂”,为农村党员搭建了广阔的理论学习平台。
全县在11个乡镇、华侨管理区和23个县直单位建立“学习大讲堂”,以5名市级理论大众宣讲员为引领,并从宣传、党校、教育、农业等部门选调教员19名,为全县18个基层党(工)委、725个党(总)支部培训理论骨干近200名,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力量充实的县级大众宣讲队伍。
注意模式“传统突破”
促进理论武装进基层的多样
隆安县针对各个岗位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理论武装进基层的新模式、新途径,在全县推行‘菜单式\’学习模式。把党员干部应当了解掌握的方针政策确定为“主菜”,需要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确定为“副菜”。每年年初,由县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将主、副菜有机搭配制成宣讲课题“菜单”下发,由基层单位“点菜”,宣讲教员“送菜”,使上级要求与基层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除此之外,全县还推行“花样式”“课题式”“层次”等学习模式。根据机关、企业、农村、学校等不同行业领域党员干部学历高低、学习爱好和工作所需,不搞“一刀切”,有效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从各方面确定必选课题和自选课题,使学习活动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注重成果 “转化应用”
凸显理论武装进基层的成效
在推进理论武装进基层活动中,该县始终坚持“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提高认识中统筹推进工作”这两个结合。特别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推行“搞好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带富一方农民”的理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典范,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和自治区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
隆安县明确了以“抓改革、重特色、促发展、惠民生”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首府同体发展,主动接受首府产业辐射,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四大提升目标”。通过把握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办成了一系列利长远的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关系民生的实事,办妥了一系列群众关注的难事,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记者黄骏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黄初艺 农倩)连日来,隆安县为进一步强化生态新风,不断提升生态乡村建设水平,以都结、布泉和雁江等乡镇为试点,从“党员、妇女、青少年”入手,组建“三支清洁义务队”助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