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在学习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应紧密联系实际,如实验观察外,更应着重联系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在自然界相应的变化(现象)。对有关知识内容,还应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以“碳和碳的化合物”为例来说明。(1)学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联系:
——木炭、焦炭等的燃烧供给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热能
充分燃烧:C+O
2
===CO
2
不充分燃烧:2C+O
2
===2CO(煤气中含CO会引起中毒)——冶金中用碳作还原剂,其直接反应如:2CuO+C高温===2Cu+CO
2
↑
(2)学习“碳的氧化物”时,联系:——CO
2
溶于水,用于制碳酸饮料,以及喝碳酸饮料打嗝等
CO
2
+H
2
O=H
2
CO
3
H
2
CO
3
=H
2
O+CO
2
↑
——CO
2
的检验(如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
2
)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CO的毒性与空气污染——炉火蓝色火焰是CO在燃烧(化学方程式略)——CO作为冶金业中的还原剂(如炼铁…)3CO+Fe
2
O
3
===2Fe+3CO
2
(CO+CuO===Cu+CO
2
)
——CO
2
的制取与CO的生成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CO
2
+C===2CO(3)学习“碳酸钙”时,联系:——石灰石与石灰的生产CaCO
3
===CaO+CO
2
↑
——碳酸盐的检验
Na
2
CO
3
+2HCl=2NaCl
2
+H
2
O+CO
2
↑
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化学方程式见上面)(4)学习常见有机物如甲烷、酒精等,联系:——天然气为三大化石燃料之一CH
4
+2O
2
===CO
2
+2H
2
O
——酒精被誉为“绿色能源”
C
2
H
5
OH+2O
2
===CO
2
+3H
2
O
通过以上内容,还可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转化关系):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里有多种变化,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如教材上册图6-19所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从图中可看出: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向大气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河流海洋中要溶解二氧化碳;岩石风化也会耗掉二氧化碳。另外在溶洞形成中,碳酸岩溶解以及石笋、钟乳石的经年累月积成,也与二氧化碳有关(见教材下册)。
CaCO
3
+H
2
O+CO
2
=Ca(HCO
3
)
2
(溶于水)
Ca(HCO
3
)
2
===CaCO
3
↓+H
2
O+CO
2
↑
学习元素化合物过程中通过上述“联系”并结合实验观察,可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能加强记忆;并能增强兴趣,提高应用能力,再加以适当题目练习就能巩固深化掌握有关知识。
(绵阳市教科所 武有伦)
新闻推荐
大家好,我是一只海龟,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清澈见底、广阔无边的大海里,我有时和同伴追逐嬉戏,有时开着汽车去买冰激凌、吃布丁。有一天我去泡温泉,看见水面上漂着一些奇怪的东西。于是我们七嘴...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