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稳定。选择题7个,前5个为单选,6、7题为多选(而且为双选),每个6分,共42分,A、B、C、D作为正确选项的几率差不多;实验题包括两小题,第一小题可能是演示实验或常规分组实验,第二小题是一个完整的实验,只是在实验过程的某部分环节设问,共17分;计算题3个,依次为15、17、19分,共68分。
难易分布合理,不同试题侧重考查不同的能力。1、2题为容易题,3、4、5为中档题,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6、7题为中等偏难题,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8题第1问为容易题,第2问为较难题,侧重考查实验能力;9题是实际应用的简单综合题,考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的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有一定要求;10题是中等难度的题,是常见物理模型的组合,往往第一问很简单,11题是难题,一般第(1)和(2)问较简单,起点较低,逐问深入,第9、10、11题,侧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点分布稳定。7个选择题,2个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占其一)、2个电学、3个非主干知识(一个振动波、一个光学,剩下的交流电和电磁场电磁波二选一,相对论可能作为一个选项出现)。实验题,第(1)小题为力学演示实验或探究性实验(或常规分组实验),第二小题为一个完整的实验(多半为电学实验)。第9题是实际应用问题,一般为力学综合题。第10题、第11题,其中一题为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的综合题,另一题为电磁感应综合题;每个题都是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第11题的第三问有新意、较难,且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特别高。
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试题贴近时代,引导中学物理教学关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试题贴近社会,注重物理理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试题贴近学生实际,以学生最熟悉的教材内容和习题为情景,约40%来源于课本(课文、习题、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或课本的延伸拓展和改编,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教材。
(绵阳中学刘殿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烨)昨(20)日,记者从市整治办获悉,为确保绵阳市城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并取得成效,绵阳市将二环路沿线、绕城高速沿线、成绵广高速沿线等地划为重点区域,按照“拆除一批、整改一批,美化...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