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达兴碧在南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查房
记者日前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绵阳市医疗资源服务效率,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分级诊疗,根据绵阳市社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社区医联体)建设相关工作安排,绵阳市城区市三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7家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分别与城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通过组建社区医联体,合理引导群众分级就诊,确保群众不出社区就能获得高效、安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彭雪 实习记者 李灵越 文/图
不出社区就可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现在有了‘社区医联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了。”近日,游仙区涪江社区年过八旬的徐开强大爷,在听完社区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对其病情的建议后激动地说。以前生了病只能往大医院跑,排队挂号、排队做各项检查很不方便,有时甚至还挂不上号。现在推行了社区医联体,大医院的各科专家都要来咱社区义诊、坐诊,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专家诊疗服务,真是太好了。”
由于医疗条件、医疗人才、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一些社区群众即便看个感冒病也要去大医院,导致医疗资源紧缺。而大医院几乎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甚至挂号都要提前一周或一月,从而导致看病难。
据了解,在涪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三医院结成“医联体”后,市三医院成立了医联体管理委员会,派出专家到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指导、业务查房、专项培训,结成“医联体”后,涪江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社区医联体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有效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
“社区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延伸
据了解,结成“社区医联体”后,绵阳市城区7家大医院分别与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对口支援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据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医联体各成员单位本着便民利民、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协作关系。其中,市中心医院与涪城区城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城南(经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市三医院与游仙区涪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富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四0四医院与涪城区工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市中医医院与涪城区南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市人民医院与科创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市妇幼保健院与有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妇、儿专科协作关系。
社区医联体协作医院在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专家坐诊、查房、讲座、义诊等活动,通过开展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便民措施,建立危重病人绿色通道,借助远程医疗系统实时跟踪,牵头医院定期安排医联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到协作医院进修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推动优质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服务进家庭”有序服务新格局,进一步便民、惠民。
据悉,目前,各协作医院已派出相关专家12人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已取得较好成果。
新闻推荐
由绵阳本土企业——四川金和艺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浙江东阳太乙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都东篱下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数字电影《当年爱得那么浓》21日在浙江横店顺利杀青,结束了为期5个月...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