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燕夫妇向联合国中文书会赠送羌绣
本报讯(记者 彭雪)在羌族歌曲《那吉拿禄》的旋律中,来自绵阳的羌绣文化传承人沈艳燕向各国嘉宾献上祈求吉祥的信物“羌红”。这一幕发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当地时间19日举办的2016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现场。现场除中华老字号荣宝斋的书画、木板水印等让嘉宾赞不绝口外,独具民族特色的省级非遗平武羌绣更是令人惊艳。据悉,此次系列活动将持续至本月底。
“我是羌绣文化传承人沈艳燕,来自大熊猫的故乡——中国平武……”头戴绣着牡丹的头饰,身着羌族传统服饰,披着羊角花装点的云肩,脚踩云鞋,沈艳燕在活动现场向与会来宾介绍平武的风土人情,以及平武名片:平武羌绣和茶叶,并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幅羌绣作品赠送给了联合国中国书会。
“Verygood!”在众人的惊叹声中,沈艳燕现场进行羌绣展示,仅几分钟时间,她飞针走线一朵美丽的羊角花便出现在绣帕上,嘉宾们竖起了大拇指。不少嘉宾围在沈艳燕身边,询问花的名字,怎么用针,还有嘉宾非要现场学,沈艳燕便现场当起了老师……随后,沈艳燕将带去的上百条走马羌寨绣娘们手工绣制的古羌茶旗送给各国嘉宾。古羌茶旗上,绣着可爱的大熊猫和一行字:大熊猫的故乡——中国平武,展示了羌绣传统刺绣工艺和平武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联合国中国书会有关负责人一行前往平武走马羌寨考察茶文化。在羌寨停留期间,被当地浓郁的羌文化、羌绣和茶文化深深打动。今年3月,走马羌寨负责人沈艳燕和丈夫任朝勇收到联合国中国书会邀请,赴纽约参加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为了将浓厚的民族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人民,央视拍摄团队赴羌寨拍摄了茶文化纪录片,沈艳燕和丈夫精心准备,在配合摄制组拍摄纪录片的同时,组织绣娘赶制了上百条古羌茶旗。
据悉,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6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平等使用,每种官方语言对应一个节日。联合国中文日被定在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据联合国网站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中文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以来,中文在联合国受重视的程度比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联合国内部每年还面向员工开设中文语言课程。
新闻推荐
一、我公司已在海关注册,应该如何申报企业年报?根据海关总署令第2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第五条报关单位应当在每年6月30日前向注册地海关提交《报关...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