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雪文/图
唱唱歌、跳跳舞有助于身体健康,原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影响到别人的正常休息和别人的健康,那就成大问题了。
连日来,家住三台县城杜甫草堂对面亚细亚居民楼的魏先生等市民打来热线电话,称在三台最繁华的西门迎宾广场,每天晚上都聚集很多大妈大叔跳广场舞,让居住在附近的数千居民苦不堪言。虽经他们多次反复交涉沟通,都不管用,你烦你的,我跳我的。为此,从7月8日至7月9日的两天时间,记者不间断进行了深入采访。
广场舞扰民
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7月8日晚上7时30分,记者来到三台西门的迎宾广场,这里的确如举报人所述,活跃着大量的广场舞爱好者,舞者们绝大部分是来自最普通的社区居民和退休人员,一路数过去共有五支队伍,毎支队伍少则40至60人左右,多的上百人,总共约300余人。
让人费解和惊诧的是,这区区300余人的广场舞,高音喇叭数量就多达8只,令人咋舌。其中,近一米高的大喇叭5只,30厘米大小的小喇叭3只。音量是一个赛一个开得大,生怕压不过对方似的,几个喇叭形成的共鸣声直冲云霄(如图)。据记者了解,过去在这里开一个万人群众大会,所使用喇叭数量也不过如此。
据魏先生反映,每天傍晚伴随着《最炫民族风》等强劲的节拍,五支广场舞爱好者队伍便纷纷聚集于此翩翩起舞。由于广场舞音乐节奏动感强烈,各种曲风交相糅杂,并且持续到深夜9时30分才散场,使得周围不少市民苦不堪言。魏先生说:“此前,附近住户不堪噪音长期干扰,也曾多次与舞者沟通协调过,也打了报警电话,也向城管、环保等职能部门投诉,甚至于气毛了的住户还以泼大粪、砸音箱、骂难听的话来泄愤,但仍没有起任何效果,都成老油条了。”
另一姓张的居民说:“因为噪音太大,在这期间什么事都做不了,电视也没法看,电脑也玩不下去。尤其是爱人怀有身孕,更是被这噪音吵得无法休息。”亚细亚居民楼的涂女士听说有记者采访,专门将记者领进她家,大倒苦水:“看嘛!大热的天,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广场舞的音响声实在太大,吵得我几乎夜夜失眠,吃安眠药都莫法。”
老人娱乐少
跳个舞咋就变成扰民了呢?
“声音开这么大,你不觉得有些扰民吗?”记者现场釆访一位音控师。音控师不以为然地说:“我这还不算,那边那个还要大些。”记者走过去试探,果然这个音响开得更大。
“怎么我们老年人跳个广场舞就变成扰民了?我们只是图个方便,在广场空地上跳个舞,对于我们这些老人来说,广场舞可能是每天唯一的娱乐活动。”采访中,跳舞的沈阿姨显得有些委屈。据称,这些年,为了丰富小区老人们业余生活,大家凑钱买了一套专业音响。现在,这支“舞蹈队”已初具规模。
当记者提到广场舞声音太大已经扰民时,沈阿姨说,“我们会尽量把音响调小声点,我们就这么点娱乐生活,要是这里不让我们跳舞了,我们也会十分无奈。”
广场上另一位舞者告诉记者:“因为晚上来跳舞的人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年纪大了,耳朵听力有所下降,所以需要大一点的声音才能听得到,希望大家能理解,包涵。”
面对扰民纷争
我们应有怎样的公德意识
针对三台广场舞扰民纷争,记者电话采访了西科大教授李德书先生。他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公共意识,培养公共精神。生活在公共空间里,公民需要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才能和谐地进行各项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个人尊严和价值并行使‘自由\’的权利。扰民纷争的不断出现,部分大中城市相继出台了对广场舞的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限制了跳舞的时间及舞曲分贝的大小。条例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广场舞噪音扰民事件的发生,这就既保证了舞者自由活动的权利,也维护了受扰群众的利益。可见政府的管理在扰民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住附近的苟先生表示,广场舞者应该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跳舞,尽量把音量控制在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的程度上。
市民魏先生也表示:政府部门应该有一个约束和引导,而不是放任不管,任由矛盾堆积。说到底,一座城市里,什么样的场地允许举办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时间可以进行什么活动,理应有明确规范。比如前不久成都等一些大中城市出台规定,从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限设备四个方面来“限噪”,就是很好的尝试。
超90分贝噪音骚扰可致人死亡
噪音何以成为人们心中的痛?据资料显示,关键在于它是一种音量过强令人产生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失眠,易激动,记忆力衰退,更有甚者还会引发心脏病和高血压,从而导致劳动效率和工作效率降低。长时间遭受超过90分贝噪音骚扰可致人死亡。
新闻推荐
抓住牛鼻子 攻坚破难关下半年,六点发力推进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杨檎记者日前从市发改委获悉,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总体良好,下半年绵阳市将从六个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159个重点项目已完...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