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文宇)家乡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阻,85岁的老党员潘兴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番权衡后,他捐出节约下来的5万元退休金,带领乡亲们修路。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纷纷集资,县上也提供资金帮扶。三管齐下,一条水泥路铺就而成。昨(2)日,记者前往三台龙台寺村采访,村民们纷纷盛赞潘大爷:这就是老党员的高风亮节!
三台县紫河镇龙台寺村位于三台县最南端,距离县城约70公里,与射洪县太乙镇相邻,所以,当地村民都习惯前往太乙镇赶集,这一带也成为当地农副产品交易重要集散地。
长期以来,受客观条件制约,龙台寺村通往太乙镇有一条“断头路”一直没修好,村民们出售农副产品全靠身背挑运到太乙镇交易,交通极其不便,一到雨天就更是寸步难行,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提高。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世纪60年代曾在龙台寺村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潘兴隆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家乡做点事。
潘大爷退休后一直省吃俭用,存了5万多元钱。去年6月,他将这笔钱全部捐出,支持龙台寺村打通这条事关所有村民切身利益的“断头路”。老党员的举动感动了所有村民。在他和村党支部号召下,全体村民积极集资8万余元,投工投劳,决心共同改变龙台寺村交通不便的现状。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助下,县财政也对龙台寺村修路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18万元资金。2014年11月,工程开始招标动工。施工期间,潘大爷还多次到工地,叮嘱施工方“要保证质量,修一条结实的路”。12月中旬,一条长1200米,路基宽5.5米的水泥路铺就而成,接通了太乙镇水泥路段,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路一通,潘大爷和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如今,村民们可以坐车、骑车、开车到太乙镇赶集,轻轻松松地去,满载而归!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传涛王涵记者田明霞)虽有还款条件但没约定还款日期,“老赖公司”将工程款一拖再拖。近日,三台县人民法院审结该案,判被告20日内给付原告工程款6万元及利息。2012年4月,原告汇景公司与...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