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充市示范初中,近20年来,南充七中在顺庆区初中毕业和升学会考中,16届获得一等奖,年年名列顺庆区前三强,连续多年荣获顺庆区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一等奖。
南充七中的学生发展潜力很大,贾红和胥潇潇等获得南充市中考第一名,徐琰、尹珩力、胥潇潇、李济川等同学被北大附中、清华附中、成都七中争相录取,从七中毕业的李芷毓、周曦、韩璐璐获得南充市高考第一名,分别被北京大学等知名大学录取。
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全国数学竞赛先进学校、四川省德育先进集体、南充市文明单位、南充市校风示范学校、南充市奥林匹克特色学校等荣誉。
对此,南充市教研专家不由得称赞到,南充七中的初中教育一直长盛不衰,简直就是南充初中教育界的一棵“常青树”。
让我们一道走进南充七中,揭示“常青树”根深叶茂之缘由。
特色兴教铸名师团队全面夯实教育根基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七中人”始终以创办一流优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前行动力,全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思想素质过硬的一流师资队伍。“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理想,而学校中‘最大的细节\’是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本,是产生优质教育质量的基础。”南充七中校长、四川省特级教师苟兆国如是说。南充七中要求所有的教师“常修育人之德,常练育人之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发展之路,把“建设一支充满活力、教育理念先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作为培训的首要目标,把中青年教师作为培训的重点,让中青年教师走“名师成长”之路。
作为教师,高尚的师德比高超的能力更为重要。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要求所有教师在“常练育人之功”的同时,“常修育人之德”。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家长评教”机制,每个学期由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和师德师风进行全面评价,凡是被家长评为“不满意”的或者排名后3位的教师,由校长逐个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改进,改进不力的,调换岗位。
全新的思路,创新的机制,产生出奇特的效应。
南充七中开展“家长评教”近3年来,老师全部被家长评定为“满意老师”。
仅近3年,七中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教研论文300余篇,有50余篇获全国一等奖。有10名教师获国家级、省级竞教一等奖,20余人获市、区竞教一等奖……该校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名优教师,成为南充七中教育“常青树”根深叶茂的坚实基础。
科学管理创育人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该校坚持科学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每学期都由学生、家长以不记名的方式评议教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教师限期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注重细节管理,注重科学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效率,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潜能开发。“七中的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轻松,潜力大、后劲足。”这是社会各界对七中的赞誉。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艺体教育富有特色,每年学校都要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排球比赛、体操比赛、艺术节,开展美术书法社员作品展、文艺节目汇演等活动。学校内部狠抓德育安全工作,强化校风、班风、学风建设,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以上举措,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忠诚教育事业,坚持内涵发展。多年来,南充七中以精良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习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而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真正成了“优生的摇篮、名师的家园”。“七中人”用心血与汗水谱写出了“绿叶对根的情意”无私奉献之歌!(伍罗文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军袁璐)1月8日,南充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将四川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证书转发给高坪区黄溪乡优质水稻繁育种植协会,“黄溪贡米”因此成为南充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农产品。黄溪乡位于高坪区东...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