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版)打造一条以嘉陵江为主线的生态走廊和经济走廊。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全国性的视野乃至全球性的思维,来实施这项伟大的工程。正如美国一位未来学家所说,“朝全球思考, 在本地行动”。只有这样,嘉陵江的综合保护与开发,才能绘制出“一江清水、两岸青山,人在江上、江在城中”的绝美画卷,才能最终在全国叫响、在全球闻名。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勾勒出了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的总体思路,摆在首位的是科学制定规划, 这是一个总纲,纲举才能目张,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零敲碎打,到头来就不可能形成气候, 更别谈在全国和全球产生影响力。这次会议提出,要借鉴国内外的江河保护开发经验,聘请世界级的知名机构及规划大师, 编制高水平的规划,最终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各地具体规划的规划体系,以此来统筹嘉陵江流域发展定位、资源有效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和沿江城镇建设。要以嘉陵江(南充段) 综合保护开发为先行试验区,扩大与全省嘉陵江流域协同发展, 推动“嘉陵江三省一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就是大手笔、大气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最终决定影响力。
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行动,既要保护又要开发,两者并重,不可偏废,它是一个综合工程, 也是一个长远工程。嘉陵江留给我们最大的资源是生态资源,这一江清水、两岸青山是南充最独特最珍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这些资源, 大规模开展沿江绿化, 建设嘉陵江绿色走廊和生态屏障。在综合开发方面,最大的亮点是沿江城镇建设, 要全面提升沿江城镇发展水平, 打造一批滨江外滩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国家内河产城港融合发展示范市。嘉陵江的独特魅力, 是嘉陵江文化,这也是嘉陵江的魂魄之所在。沿江两岸沉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客家文化、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是千百年来江与城、人与江、山与水交相辉映的最美结晶, 我们要把这些文化元素保护好、传承好,并把它融入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旅游开发之中,充分展示南充的厚重底蕴和人文气息。
唐代“画圣”吴道子绘就《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留下了一段佳话。今天,一幅美好的“嘉陵江山图”正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嘉陵江山情、千年丝绸韵、三国文化源……这画笔现在就握在我们南充人的手上,这一幅巨大的画卷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升华成英)“各地各部门、各项目平台要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关于‘高坪要成为现代物流排头兵\’的要求,加快南充现代物流园和物流体系建设,以现代物流大发展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月...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