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奎 杨晓江
城市精神譬如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首次提出南充的城市精神:勤劳、朴实、诚信、包容。8个字的“南充城市精神”表述语发布,引发与会人员热议。
城市精神 具有双重导向作用
南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有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深深浸润在每一个南充人的心里,形成了我们独特的精神气质。这些精神气质汇聚起来,就是南充的城市精神。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和创新,必然形成特有的城市精神,并成为生成和支撑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从历史的角度看,古今中外历史悠久的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地形成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宋先钧认为,城市需要精神,是因为人需要精神,人和城市都需要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质量,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一座城市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南充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既植根历史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彰显地域文化,又反映群体意识;既引领未来取向,又弥补现实缺失;既提升城市形象,又指导实际工作,能够引导市民团结奋进、引领城市不断发展。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一面旗帜,它的气质和特点不在于这个城市有多少高楼广厦,而在于这个城市具有多大的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的双重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生杨表示,从外在看,城市精神表现为一种风貌、气氛、印象;从内在看,城市精神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市民精神,是这个城市民众集体性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体现,这种气质和禀赋体现着市民群体的价值共识、审美追求、信仰操守。
城市精神 要靠每个市民去践行
“勤劳、朴实、诚信、包容”———南充人从此有了自己的“精神名片”。这8个字共同构成了南充城市精神的统一整体,是引导南充未来发展鲜明的精神标识。每一个南充人都在诠释着南充城市精神,也只有每个人都去践行,这样的南充城市精神才能更有生命力。
南充城市精神,既可以体现在出租车司机的一次优质载客服务,也可以体现在交警部门元旦期间的街头值守;既可以体现在科研工作者的一次理论创新,也可以体现在一线工人的工作改进;既可以体现在普通市民给外来打工者的一次指路,也可以体现在去歌剧院观赏一场歌舞表演;既可以体现在老师课堂上的言传身教,也可以体现在医生节假日坚持上岗的一次手术……
市国资委主任苏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精神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它是一种人文资源形态,是一种软环境,是一种地缘优势。目前,南充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精神,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必将创造更加和谐美好、幸福安康的生活。
高坪区委书记刘本良认为,“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但是,精神是可以爆发、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城市精神蕴涵着城市的神韵和魂魄,是一座城市基本特征的集中活力体现,并且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升华。“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精神,从南充的历史传承、区域特质、文化基因等方面挖掘、提炼而来,极大地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认知度,使人们能够在城市精神的感召下,自觉地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人员认为,“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精神,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南充历史和现实因素的深刻考量,是对过去行动的概括,也是未来行动的指引,成为大家的共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南充城市精神入脑入心,汇聚建设南充的强大力量,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根据就业困难人员需求,分类提供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本报讯(记者杨晓江)1月4日,记者从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获悉,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月上旬至2月中旬,南充市...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