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为错峰 有人5点就上山 更环保 几乎人人捧鲜花 南宁各大墓园昨日迎来38万祭祀大军

来源:南宁晚报 2013-04-05 07:20   https://www.yybnet.net/

很多市民都带着鲜花到墓园祭扫两个小朋友手捧着鲜花 墓碑旁的仙人掌长势很好在草地上焚烧祭品损害草木

4月4日是“正清日”,也是清明三天假期的第一天,南宁市各大殡葬服务单位单日祭扫人数再创新高,而且今年祭扫高峰来得更早,从早上7时30分开始,各祭祀场所已经人头攒动,甚至还有市民5点就来到墓园扫墓欲避祭扫“高峰”。

经过之前清明节要求市民错峰祭祀的宣传,今年很多市民一大早就前往祭祀。往年,祭祀高峰一般出现在10点至11点这个时段,但今年大家有集中“避峰”的心态,早上9时至10时殡葬服务单位就出现祭祀人流的高峰,一直持续至中午时分。

今年清明节祭祀首日,记者感到,文明之风盛行,“一束鲜花祭亲人”俨然成为祭祀常态,在市殡仪馆鞭炮禁燃区,一天下来几乎听不到一声炮响。然而,交通问题仍然是清明祭祀的一大难题,停车场爆满,殡葬单位内连成百米车龙,车辆只能缓慢一步一刹,如何疏导交通,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还任重道远。

根据自治区民政厅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区55个观察点(包括公墓、殡仪馆等)的统计,截至4月4日15:00,各观察点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8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4%,祭扫车辆8.2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0.2%。各观察点均无安全事故报告。

在南宁市区,昨天祭祀人流最多的是青龙岗长安园,当日祭扫总数达到13.5万人,车辆进入达到9500辆次;其次是佛子岭公墓,祭扫总数达到10.5万人,车辆进入达15000辆次;四厦岭墓园祭扫总数是7万人,市殡仪馆也有5万人进入馆区开展祭祀活动。相比去年南宁市“正清日”30.9万人的祭祀人流,今年“正清日”人流量更多,达38万人。有殡葬服务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是假期第一天,很多外地人员放假还没有返回到南宁,预计4月5日和6日将迎来祭祀的最高峰。

自治区民政厅清明节工作办公室提醒公众,清明节期间祭祀场所人群集中,大家要自觉遵守和维护祭扫场所公共秩序,注意防火安全,鲜花祭扫,文明祭扫,确保平安清明。预计明后两天,祭扫人流和车流将会达到较高峰值,提倡大家错峰祭扫、简车从行。

祭祀·现场

5时就有人上山扫墓

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园,发现已经有车辆陆续进入墓园,许多市民手捧鲜花,提着祭品往山上走去。记者往山上看去,已经有烟雾升起。

接近上午9时,由于园内车辆达到饱和,长安园工作人员不得不第一次关闭大门,引导车辆到五象大道两边停放,车辆只能出不能进。

长安园负责门口值守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早上5时多就有扫墓的人员来到了,7时,人流开始陆续拥入,7时20分,墓园就拥入200多辆车。“吸取往年的经验,加上墓园的避峰宣传,很多市民开始赶早来拜山,没想到今年大家都想到一起了,都集中一起了。”长安园副经理刘玉芬说,往年清明节祭扫,人流高峰一般出现在10点至11点这个时间,但是今年提前了,9时就开始出现高峰。

殡仪馆内未闻鞭炮声

昨天上午,在市殡仪馆门外的长坡旁摆满了卖祭祀用品的摊点,不少市民停下来买鲜花。“现在讲究文明祭扫,老一辈还不能接受完全不烧香烛、纸钱,但我们少买一些纸钱,多买一束花,慢慢改进吧。”卢先生说,他不在南宁工作,趁着清明全家回南宁祭拜父亲,结束之后就和姐姐一家带着母亲去狮山公园走走。“亲人间要多联络感情,也多陪陪老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提倡文明祭扫,市殡仪馆设置了4个检查台,带有鞭炮的市民可以将鞭炮交给工作人员保管。昨日,记者在祭拜区的检查点看到,存放箱基本都空着。检查点工作人员介绍说,经过这几年不断地宣传,许多人在祭拜时都不会带鞭炮来了,即使带来了,在劝说下也不会燃放了,“到现在,殡仪馆还没有听到一声鞭炮声”。

少了爆竹的喧嚣,园区安静许多。“祭拜区的位置不大,祭拜的人又多,如果燃放鞭炮很容易发生事故。”市民李阿姨说,以前燃放鞭炮时孩子总是会被吓哭,大人也很担心会被炸伤,“现在既安静了,也更安全了”。

几乎人人手捧鲜花

“去年来这里扫墓,墓园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焚烧香烛之后墓园里到处都乌烟瘴气,今年的情况明显好了很多,高峰时期也才零零星星听到些许爆竹声。”市民吴先生早上8点多钟就与家人一起赶到四厦岭墓园,今年他们都提倡节俭祭祀,虽然也准备了一些传统的祭品,但是鲜花却是他们一大家人不约而同的选择。

上午10时许,记者在四厦岭墓园内走访发现,许多市民都是一个大家庭相约一起前来,他们手中拿的其中必有一样是鲜花。周女士说,他们一家人来扫墓,儿子觉得应该少买一些香烛纸钱,多买些鲜花之类既漂亮又环保的祭品,家里人听从了他的建议。“现在许多方式都能表达祭祀的思念之情。随着年轻人的观念越来越新,大概十年八年以后,烧纸钱就少见了。”

南宁市四厦岭墓园管理处副主任杨盟告诉记者,今年市民在园区烧纸钱燃鞭炮的现象比往年要少了很多,来园区扫墓,大家都乐意过一个低碳环保的清明。

坟前种花成新风尚

昨日上午,记者前往佛子岭公墓时,也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是手捧鲜花,尤其是年轻一辈,基本上就只是带一捧鲜花。在长堽路进入广西烈士陵园的两三百米路边,竟有30多个摆卖鲜花的摊位。在墓区,记者也观察到,绝大多数扫过的墓位都有鲜花,有的是插几枝菊花,有的是放一个花篮,有的是将花瓣撒在坟头。在山顶福寿堂前,两个卖鲜花的摊主也坦言,一早上买鲜花的人比较多,进的好几捆花都卖完了。相比现买的鲜花,有的市民还在亲人坟前种起鲜花。在一处坟墓前,三角梅开得正艳,玫红色的花瓣与灰黑色的墓碑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另外一处墓位,长有上百片的仙人掌已然成“树”,有一人多高,仙人掌还开出红色的花骨朵。“这种仙人掌容易存活,不用管,一年四季都长得很茂盛。”一位来祭祀的女士说,这一人高的仙人掌长了好多年了,他们相邻的这几个墓都是从它那掰下来插在旁边长起来的,有的也都开花了。“种上植物后,先辈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鲜花。”

祭祀·故事

十几人围着给先人说近况

“爸妈,今年你们最小的外孙都要参加高考了。过几个月,你们就要‘搬家\’到佛子岭公墓了,还是住在一起。”在市殡仪馆临时祭拜区的一角,围着十几口人,一名中年女士正在说着话。说话的人叫李敏,她一共有三个姐姐,四个家庭一共有12个人。

李敏说,他们祭拜时,除了两把香、两束鲜花,以及父亲生前爱喝的酒、母亲爱喝的茶,其他什么都不带。每个人祭拜的时候就说说自己的近况,来年的打算。如果有没能来的人,也要写个短信,让其他人帮念念。

“老人如果还在,最关心的肯定也是大家的情况,与其每年大操大办,不如像现在这样,既简单又温馨。”李敏认为,“己欲养而亲不待”,最重要的就是在老人还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

祭祀·提醒

烧纸钱莫伤了草木

昨日上午,天气晴好,许多市民前来佛子岭公墓扫墓,买几枝菊花,带一份五彩饭和祭品,在坟前烧纸祭拜。在烧香烧纸的时候,有不少人从公墓管理方领来焚烧桶焚烧,但是有些人就在坟前空地烧纸,有的甚至在一旁的草地上烧纸,而旁边就是树木,存在火灾隐患。虽然墓园在广播中一再提醒:墓区禁止燃放爆竹,但是仍然能够听到出现在墓区中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而在青龙岗长安园,这里有草坪葬、花葬和树葬等生态丧葬形式,但是前来祭祀的市民在这里大量焚烧纸钱和香烛,让这里的花草已经变得熏黄,一些树枝都被烧黑,甚至烧死。记者在树葬区看到,一些市民在树葬区墓穴边插满香和蜡烛,并在树葬区边焚烧大量纸钱,导致树下烟雾袅绕,火光直接烧上树葬区的龙眼树枝。

“这反映出市民接受新生态葬式需要一个过程,既选择低碳环保的葬式,但是也忘不了传统的祭祀方法,墓园将加强引导,加速市民的接受进程。”长安园负责人刘玉芬说。

5—6版统筹 :本报记者 姚晓敏 吴福大

采写:本报记者 吴福大 孟娟娟 何茜 龙博

摄影:本报记者 赖有光 段柳健

新闻推荐

儿童公园昨停业游玩市民扑了空 据说是由于电缆线路被压坏导致停电,预计过几天才能恢复供电

市民扫兴而归本报记者赵敏摄售票窗口贴的公告本报记者赵敏摄■本报记者赵敏昨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不少办理了南宁市凤岭儿童公园梦幻欢乐世界年卡的家长,想趁假期带着孩子到凤岭儿童公园...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错峰 有人5点就上山 更环保 几乎人人捧鲜花 南宁各大墓园昨日迎来38万祭祀大军)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