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昂
广西集沿海、沿江、沿边、西部地区于一身,既联接我国广袤的中西部腹地,又联通我国粤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东太平洋地区各国。把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无论是对国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还是对贯彻国家周边外交方针;无论是对我区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促进自身发展,还是对促进更大区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笔者认为,这个新的战略支点从基本内涵来说,就是我国实施开放战略和贯彻周边外交方针的新的重点、新的支撑点和新的着力点;就是广西在开放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广西应成为我国加快内陆沿边开放的战略要地,成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枢纽节点,在开放合作、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西南、中南地区前列,成为背靠我国中西部地区、面向东南亚乃至东太平洋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基于这一定位思考培育、提升战略支点的功能,应着重培育提升产业发展功能、生产要素集聚辐射功能,着重构建战略支点功能载体,着重通过发挥综合竞争优势来培育提升战略支点功能。对此,可概括为重点打造“四大示范区、三大中心、二大载体、一大优势”。
建设内陆沿边开放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放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四大示范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提升战略支点的产业发展功能。建设内陆沿边开放示范区,服务国家加快内陆沿边开放的战略举措,加快建设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越凭祥边境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建设好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上,把北部湾沿海地区和西江沿江地区打造成为东亚-南亚弧形经济带产业转移的最优承接地之一;建设开放创新示范区,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目标,构建以开放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创新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形成领先西南中南地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通过三大中心建设,促进我国西南、中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汇聚,并辐射周边,培育提升战略支点的生产要素集聚辐射功能。一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前提,在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基础上,建设中南出海国际大通道,完善提升我区连通粤港澳台、东南亚乃至东太平洋地区的陆路、水路、航空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经济的国际大通道。依托国际大通道,以北部湾综合保税物流体系为核心,建设生产性物流、国际贸易物流、城市商业物流和专业市场协同发展的大物流体系。二是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紧紧抓住中国与东盟深化金融合作交流的契机,加快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争取国家面向东盟的投融资平台或金融机构常设南宁,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银行入驻南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本地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吸引西南、中南等省市的金融机构入驻南宁。三是建设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抓住国家扩大信息消费、加强与东盟互联互通的双重机遇,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推进“三网融合”,促进我国特别是中西部与东盟国家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建设两大功能载体。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优先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支撑开放发展战略支点的主载体。集中力量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商品贸易中心、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积极研究推进建设中越凭祥边境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区、北部湾国家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等,把这些平台、试验区、园区打造成为支撑开放发展战略支点的子载体。通过建设主载体和子载体,形成承载战略支点功能的主次、层次分明的一系列载体。
培育综合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各地竞相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开放发展,正在从发挥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向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与西南、中南地区其他省市相比,我区开放发展最大优势在区位,最大财富在生态,但在开放理念、体制创新、商务成本、投资软环境、人力资源、开放型经济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综合竞争优势不够突出。应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培育支撑开放发展战略支点的综合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自治区发改委)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简文湘)8月28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了解到,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通官方微信号caexpo,让更多关注博览会的各界人士随时随地了解展会精彩信息,并通过官方微信开展中国-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