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南宁讯(记者郭燕群)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经济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两岸的多名与会嘉宾,就农业、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设想
跨海峡管道将天然气“送”入台湾
“台湾烧的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天然气。”10月27日上午,与会的台湾嘉宾、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财金组政策委员韦伯韬介绍,由于缺乏自有能源,台湾能源98%靠进口,而且高度仰赖油和煤等污染度高的化石能源,进口的天然气九成都用于发电,进家庭的只有13%。他大胆提出设想,台湾能不能通过建设跨海峡管道来获取天然气,“跨海峡不过百把公里,吹下风就过来了”。
韦伯韬的设想得到与会嘉宾们的积极响应。“只要台湾方面同意,技术上不成问题。”京泰集团董事长雷振刚表示。作为有实力的企业,他所在集团下的天然气公司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台湾天然气的建设,也曾经跟当地天然气协会做了多方面的沟通,但由于该领域目前不对陆资开放而遗憾作罢。他建议台湾在政策上松绑,尽快开放陆资投资领域。
对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用气难题,两岸在企业层面已加入讨论,行政方面有需要也可以提出,我们很愿意讨论。
建议
“取长补短”共建农业经营基地
研讨过程中,两岸学者充分肯定了多年来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两岸在农业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大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台湾则有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发达的食品加工水平以及向国际市场促销的能力。
“台湾的土地少,玉米等谷物每年得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而大陆市场资源丰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科技经济组政策委员林亨能建议,两岸可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共同在大陆东北、华北、华南及西北地区设立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业经营基地。在华南地区,两岸可扩大合作,利用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进行加工,供应大陆市场及外销国际市场;也可以合作在广西和云南设立农业机械厂和食品加工机械厂,生产农业机械及食品加工设备销往东南亚和南亚。
期盼
两岸携手升级转型
“两岸的光伏产业技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但是却没赚到钱,反而是世界第三的美国赚到钱。”与会嘉宾用这个例子表达了对突破经济壁垒化的期盼。
“两岸应携手合作,突破西方强权的贸易壁垒。”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副教授卢信昌建议,两岸应在检验标准、通关检疫以及其他贸易调查事项上联合作为、共同发声,应对未来不断增加的非关税性贸易壁垒。两岸产业界应积极改变代工制造者的低价形象,彻底变身为富含中华价值观的产品开发者,合作攻占西方消费市场。
中央台办特邀专家肖华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海峡两岸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挑战,深化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共同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符合两岸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
新闻推荐
亲们,别把父母当“提款机”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落幕,广西学子获个人项目最高奖
今报南宁讯(记者孙妮)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于10月27日在浙江省诸暨市落幕,在这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广西大学代表队捧回团体一等奖和个人特等奖的奖杯。其中,大二学生于路月因演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