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两个身份 一种精神

来源:南宁日报 2013-11-16 13:32   https://www.yybnet.net/

钟日胜

医生和写作,两者之间看似没有太多的联系,钟日胜却两者兼有之——他是一位医生,也是一位作家。用句流行话说,钟日胜从医疗领域跨界到文学创作领域。跨界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实力。细究下来,现当代文坛大家鲁迅、余华、毕淑敏等都是医生出身,难怪作家东西感慨:医生一当作家就有可能成为好作家。钟日胜亦是如此。他由广西选派,作为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普通一员,写下了长篇纪实文学《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于2012年9月获得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文学梦被唤醒

很多人对钟日胜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这是一本以中国医疗队援非为题材的33万多字的纪实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是对中国医疗队近50年无私奉献非洲的真实写照,也让世界见证中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在创作之前,钟日胜身份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麻醉科医生,2004年被派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家尼日尔参加医疗援助工作,开启了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旅程……

“贫穷、落后、苦难、饥荒、缺水”是尼日尔这个全球第二穷国家的代名词。钟日胜在尼日尔的日子孤单寂寞,除了完成工作外,便是看报纸、杂志打发时间,“甚至连报纸中缝都看得很仔细”。一次,《人民日报》举办节水征文比赛,点燃了钟日胜的文学梦。钟日胜笑称,自己的文学创作最早可追溯到“高考时写作文”,由此可见钟日胜的文学创作起点是非常低的。但正是那一次,钟日胜根据在尼日尔所见所闻所感写下了开山之作——《拧紧的瓶盖作“莲蓬头”》,一举获得了征文比赛二等奖,这令他深受鼓舞。从那时起,放下手术刀之余,文学创作便成为钟日胜的爱好,他相继写下了《安南和我面对面》《亲历非洲大饥荒》《豪萨人的问候》等文章,并在国内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段写作经历,说明钟日胜有着写作的天赋,或者说,他在写作上“开窍”了。

●书写人生意义

钟日胜在《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后记中提道:2008年的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他用平淡的语调向英国朋友丹尼尔讲述了他在非洲的那些境遇。没想到他的非洲之行引起了丹尼尔的极大兴趣。后来丹尼尔郑重其事地对钟日胜说:“胜,我觉得你应该写一本书,把你在非洲的经历写出来,那一定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外国朋友的一席话,让钟日胜有所感触。然而,一个医生搞创作,有点小生唱青衣的感觉。但当他翻开自己的援非日记,那一幕幕久违的场景,那股百感交集的心境,牵引着他深藏的记忆——

忘不了,在西非烈日下,和黑人兄弟一起收割庄稼的场景;忘不了,那片贫瘠恶劣的土地,人们即便饥寒交迫也不动动物的一根汗毛;忘不了,为一口水生存的非洲小孩,默默死在母亲的怀里;忘不了,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队友们拼死抢救的身影;忘不了……

为了回应丹尼尔,钟日胜用英文写了一个帖子“科菲·安南在尼日尔大饥荒中接见中国医生”传给他,并配以图片说明。没想到,这个帖子在英国网站短短几天点击量竟达13万之多。

与网络上如潮的点击量相对应的现状是,中国从1963年起向非洲派遣医疗队,至今已向非洲为主的67个国家派出2万多名医务工作者,诊治病人2.4亿人次。几代中国医生远离祖国和亲友,承担繁重的工作,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始终坚持在医疗救助的前线,以真诚和实在赢得非洲人民的爱戴。而这一切,一直不为非洲以外的人所知,还曾被一些西方国家误解。近5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没有一部真实记录援外医生工作和生活的作品。钟日胜被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情感驱使着——2009年初,钟日胜开始慢慢琢磨、酝酿、构思书的结构、语言、内容和风格,开始在电脑上敲入文字——讲述中国援非医疗队的真实故事。2010年初,钟日胜为这部33万字长篇纪实文学画上了句号。

钟日胜说:“不仅仅是外国人,还包括很多中国人都了解这段历史。其实我们的中国医生,在近半个世纪以来走到了非洲的48个国家和地区,走进了原本不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苦难和天灾人祸。我觉得作为一个医生也好,作家也罢,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告诉大家。”

●创作长篇小说

2012年9月,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映照着扉页一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援非医疗队员。中国援非医疗队为促进非洲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中非人民友谊做出的不懈努力,再现字里行间。深受鼓舞的钟日胜目前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卢旺达往事》。钟日胜告诉记者:“广西卫生厅领导希望我再接再厉,写一本能体现和反映我们援外50年光辉历程的书,我当时沉浸在《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这本书的成功中,胆子也跟着大了一些,就答应试一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被那种千方百计做好援外工作的态度和精神感动。”

《卢旺达往事》缘于内蒙古援非医疗队队员一篇不到一千字的小文章《艰难的撤离》,以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内蒙古援非医疗队到卢旺达救助和撤离的过程。钟日胜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以一支医疗队两次到卢旺达援助为全文主线,上世纪70年代时,医疗队第一次到卢旺达开展医疗援助,队员和当地一个小男孩结下和很好的友谊;当医疗队于上世纪90年代年再次抵达卢旺达时,队员想去找到那小男孩却没实现。因为种族大屠杀,医疗队被迫撤离,在这过程中,医疗队员终于遇到了当年的那个小男孩,于是千方百计帮助小男孩逃离这个国家——听了钟日胜的介绍,这个故事颇有电影《辛德勒名单》《卢旺达饭店》的感觉。

纪实文学和小说创作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果说《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是钟日胜在尼日尔期间生活工作的纪实,是从心底流淌出的文字,那么小说《卢旺达往事》的创作,不仅仅需要足够的生活和体验,小说技巧、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语言的提炼等都需要自己慢慢去琢磨。“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钟日胜如是说。

钟日胜深知自己的短处,他除了在网上搜罗小说写作技巧方面的文章外,还虚心向广西著名作家请教,他透露:“现在《卢旺达往事》第一稿已经完成,故事的完整性、人物设置构思已经勾勒出来,等于已经把一间房子的横梁框搭建起来,但是细节的东西还需要继续挖掘、丰满,我争取用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来完善。”

就在记者采访完钟日胜后的第三天,他又回到了非洲科摩罗,继续开展医疗援助工作。他说:“在科摩罗除了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继续修改这部小说。希望小说能早日与读者见面。”

本报记者莫俊 文/图

●对话钟日胜

记者:得知《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获得“骏马奖”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钟日胜:那时我正在科摩罗工作。当我走在科摩罗首都莫罗尼阳光灿烂的街道上,特别是置身于那充满异域风情的陌生的氛围中的时候,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和兴奋,伴随着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是的,这个从天而降的莫大荣誉,对于一个身处闭塞的非洲小岛的援非医疗队员、一个刚与文学结缘不久的壮族医生来说,似乎来得太突然、太早了点。感谢冥冥之中的机遇,让我走进了中国援非医疗队这个群体,并且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文字,把他们介绍给广大读者。

记者:《卢旺达往事》的创作初衷和主题是什么?

钟日胜:中国医疗队在非洲工作是非常危险、非常艰苦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那段历史,也有我们中国人救治的身影。很多外国作品有反映外国医疗队在屠杀冲突中,坚持人道救治。实际上,我们中国医生也一直在那里救助,但是这段历史却不为人所知。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是一段特别残酷的历史,我们中国医生确实也在那里,确实也救治了病人,当然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相当于把人性放到一个极端的状态下去考验。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表现出来。

记者:纪实文学和长篇小说有很大的区别,你创作《卢旺达往事》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钟日胜:纪实文学的素材就在脑子里面,就是有感而发的文字,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小说虚构的东西比较多,想象的空间比较大,而且要求一定的戏剧性、冲突性、故事性,我觉得这是和纪实小说不同的地方吧。

现在我在写的这部小说,它背景是真实的,但是细节需要加工、虚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在网上也搜索到一些如何写小说的资料,当然我也通过网络与区内比较著名的作家黄佩华、黄土路、严风华等交流,他们也给了我一些指教和帮助。

本报记者莫俊

●小档案

南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钟日胜,生于20世纪70年代,现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任主治医师。2004年11月作为一名援外医疗专家赴西非尼日尔共和国津德尔国家医院工作。2006年11月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获得尼日尔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优秀医疗专家”证书。2013年,作为一名援非医疗队队员、一名医生作家,钟日胜在非洲工作之余收集了大量医疗队感人的素材,并完成33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两年难忘的援非经历,两年呕心沥血的创作历程,让南宁医生钟日胜不仅行使了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也圆了这位文学青年的作家梦。

2013年9月,钟日胜长篇纪实文学《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荣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齐名,是由中国作协主办的国家级四大文学奖之一。

新闻推荐

绿城翰墨香南宁美名扬作者余远辉观展抒怀张耀民诗黄大

绿城翰墨香南宁美名扬作者:余远辉观展抒怀◎张耀民诗黄大业书美丽南宁万花香彩蝶飞舞绕邕江整洁畅通城乡美文明有序奔小康诗心染绿毫端翠翰墨抒情写新章放飞希望作者:谢寿堂游青山绿水赏...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两个身份 一种精神)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