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南宁新闻网记者 汤洁葵)“成长的印迹”——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文征集活动于10月下旬启动以来,众多网友纷纷通过南宁新闻网微信微博、电话、信件等方式发来老照片、好故事,与小新分享了自己或家人的“成长的印迹”,动情讲述了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童年故事。
“小新,我这里有张十多年前‘希望之星\’的比赛照片,不知道符合要求不?”就在活动开展首日,网友“龚年韶”就通过微信给小新发来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小选手打扮成仙子模样,正在表演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舞”,超群的舞技让小新“惊呆了”;市民周先生也给小新打来电话说,自己是一名“老南宁”了,家就住在明秀路,小时候他的女儿经常和小伙伴们去中心学习、玩耍,留下了十分难忘的童年回忆,“唯一遗憾的是,当时我忙于工作,都是老人带她去那学跳舞、学唱歌的,所以都没有拍到几张好照片留念。”周先生的话里透着一丝惋惜。
虽然年逾七旬,但“元老”卢继明仍然记得,当年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筹建的场景,“当时为了让教学楼能如期建成,我和工人们日夜奋战在施工最前线,相继克服了物资紧张、人手不足的困难,最终在1983年儿童节前,中心的前身——南宁市少年宫正式挂牌。”此后,中心除了原有的溜冰场外,还建起了教学楼、儿童电影院、科技作品展厅、歌舞厅、游乐园等活动场地,进入新世纪后,游乐项目逐渐取消,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将工作重心移到了开展书画、声乐、舞蹈、科技、文体、外语各类青少年兴趣培训上来,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亲们,“成长的印迹”——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文征集活动还在火热进行中,只要您有老照片、好故事征文、诗歌、作文、书法、绘画作品等,都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寄送信函、发微信、发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投稿,稿件电子版本发送至活动邮箱mail@nnnews.net或南宁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老照片、实物亦可送至南宁市明秀东路189号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教育研究室,征集热线0771-5530647、3120989,详情请登录南宁新闻网(www.nnnews.net)了解,期待您的参与!
新闻推荐
一个个贝壳拼成一只美丽孔雀,留守儿童利用废旧品做成手工艺术品。昨日,江南区沙井小学举行“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本次艺术节设有文艺汇演、书画、手工作品展览、板报设计比...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