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丽颜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手机生产商预装软件的行为将受到严格管控。但记者调查了解到,该通知实行后,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不知道有这个新条款,新买的手机里各种预装软件还是很多。遇到陷阱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新政 三类手机软件不能装
手机上网费用莫名骤增,很多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为了有效遏制这种现象,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手机生产商预装软件的行为将受到严格管控,该通知已于今年11月1日执行。
据悉,新政将要求手机生产商不得预装以下三类软件:一是未向用户明示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二是未向用户明示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三是影响移动智能终端正常功能或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此外,对于运营商定制机型,工信部也明确要求定制手机需要保留用户自行卸载预装软件的权力。
调查 “霸王软件”仍困扰市民
近日,市民张女士新购买了一款三星手机,她发现手机中闹钟、手机邮箱、导航等预装的第三方软件就有8个。“手机里的部分软件,平时根本用不着。”张女士说,她打算删除这些软件时,发现其根本无法通过程序管理功能删除。
南宁电子科技广场一家数码通信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谭经理说,现在很多出售的智能手机,里面都会有若干预装软件,而这些预装软件是在上市前直接装入系统的,很多市民不懂卸载,很可能因为误用,造成流量和话费的损失。另外,假如手机在经过一些不正规的渠道销售时,一些不良经销商会就会把恶意软件预装到手机内,这些软件会在后台偷偷下载其他软件,以赚取推广费用,甚至还可能自行发送短信定制一些收费服务,造成流量和话费损失。据介绍,目前无论正品行货还是水货市场,预装软件的情况都非常严重。
南宁市一家手机销售商坦言,由于新规没有明确的审核措施和惩罚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山寨机小厂家,约束力并不大。要想规范预装软件市场,除了严格把关,还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同时加大惩治力度,多管齐下,才有望根治预装软件市场乱象。
律师 经营者或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在星湖电子科技广场从事手机维修工作多年的周师傅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吸费”方式也在创新。一些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被植入恶意代码后,如果用户安装程序就会中招。
那遇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如何维权?对此,南宁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丽艳表示,手机厂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预装第三方软件,而且不能删除,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预装了一些吸费的软件,那将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经营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周师傅提醒市民,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最好不要随便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应用程序。如果某一时段上网流量突然暴涨,那自己就要警惕了,这个时候自己要随时进行流量监控,并通过手机安全软件监控各个程序运行情况,如果怀疑被暗中扣费,最好马上打出话费详单查询。另外,对手机话费透支权限进行必要限制,尽量不要使用过大的透支额度。以防遭遇吸费软件入侵时,遭受大损失。
新闻推荐
@南宁晚报3C周刊:每周五随《南宁晚报》刊发,引领3C时尚科技,做本地3C精读本。有关于3C的问题想咨询、交流,欢迎@南宁晚报3C周刊,还可以提供线上好活动,当我们的情报员哦。新年与DJ18小时微旅行@联想广...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