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编撰南宁教育史,或哪一位研究人才学的专家,把七星桥画家群收进他的视野,但我知道,有一些“老南宁”对这种文化现象颇感兴趣。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南宁二中,没有高楼大厦,几栋旧楼,有的还十分破旧,光线不足的教室、简陋的实验室、扎脚的煤渣跑道和篮球场,在花圃前木板钉就的公告墙报展示栏……然而学习气氛相当浓厚。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几乎布满整幅墙体的大壁画。画面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明生动,画技绝对广西一流,那都是雷德祖、邓二龙他们的创作。学校校刊、班级墙报也是图文并茂、琳琅满目。不得不佩服学校领导的胆识和胸襟,竟敢让一帮十来岁的“花鬼”(南宁人称不懂事的孩子)在墙上“涂鸦”。这是他们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绘画专长得到发挥、锻炼和提高。他们还循循善诱,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让有专长有兴趣的同学,在专业老师的辅导带动下,承担各种任务,开展美术活动,参加各种展览,组织壁报评比等。
在这样的气氛里小画家们如鱼得水,自由飞翔。比较一下,现在二中那么高的门槛,有绘画专长而文化课平平的同学是绝对迈不进二中的校门的。
当时的二中有两位图画老师,苏树生和许学晶。苏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能用笑话和故事结合黑板的简笔范画,逗引起同学们画画的兴趣。许老师是一个极有艺术素养的美术教育家。同学们经常开玩笑说:许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上帝精心打造的艺术品,他高高的个子,一头卷曲的长发,高鼻深目,广颡薄唇,脸形颇像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大卫,南宁人称之为“番鬼佬”。
花格子衬衣,下摆束进裤头里,笔挺的长裤,裤脚拾好垂盖着皮鞋鞋面,潇洒风流、帅气逼人。老师合唱团,许老师任指挥,那挥动指挥棒的风度,一点不比卡拉扬和小泽征尔逊色多少。许老师教音乐,也教画画,甚至代过体育课。在教学上许老师很有一套,他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美术小组,善于发现苗子,培养尖子。在同学的心目中,他是和蔼可亲的兄长,他和学生打成一片。
说起许老师,他的学生何绍昌记忆犹新。小何喜欢画画,有了一定基础,但信心不足。在许老师的鼓励下,小何报考了广州美专附中。小何说:在报考期间,许老师时常为他奔走于学校和招生处之间,还特地把负责招生工作的美院老师请到学校,为他做先期面试。“许老师对我说,你什么都不要管,全心全意考好试就行了。”
终于,小何接到了来自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小何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了许老师,但许老师并没有喜形于色,只是淡淡地说,“考取了就好,到了新的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许贪玩”。名师出高徒,七星桥画家群,哪个没受过许老师这种兄长一般的关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和宝马一个赛场里比赛,其他赛马的成绩要比平时高。一个尖子总能带动一大片。雷德祖邓二龙那时真是学校的骄傲,他们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亦让同学们得到审美的愉快,同时也认识到写诗作画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
小画家们乐于把作画的秘诀和同学分享,这样就有了更多小画家出现。我的初中班原来爱画画的同学也就三四个,在宋文龙和王联轮的带动下,毕业时人数已是翻了一番。虽然不是个个都走上专业绘画之路,但艺术气质让他们在生活中受益匪浅。
黄善飞
新闻推荐
城管执法队员在佛子岭路查扣违章泥头车本报通讯员吴希玉摄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吴希玉)“两会一节”和世锦赛结束后,工地恢复开工,泥头车开始忙碌,有的泥头车又开始违规运输了。昨日中午,南宁市城市...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