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4年6月1日
这是原南宁市协力粤剧团全体儿童合影,也是我的第一张儿童集体照,拍摄于当时最负盛名的南宁市兴宁路“新联艺”照相馆。时年10岁的我(前排左起第一个)闪亮大眼中有着对未来无限憧憬。今天70岁的我见证了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
照片提供:曾可初
时间:1966年初
那一年,我们朝阳小学在南宁市灯光球场(现朝阳路百货大楼北楼处)参加由市体委和教育局举办的“南宁市小学手旗通讯比赛”,获得团体第四名。赛后,我们小队员在南宁市朝阳照相馆前的草坪上合影留念。看,我们都笑得很腼腆。
照片提供:ZJD1952
时间:1966年
这是我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相比现在年轻人的海景婚纱照,老一辈人的结婚照实在是朴实得不能再朴实。就连彩照都是人工上色的。即便如此,即便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照片,但它们看起来就是那么与众不同,百看不厌。
照片提供:阿弟
时间:1959年
按照风俗,我是夜深人静把她娶进门的。我和爱人是自由恋爱,亲朋好友同事都来参加婚礼,场面非常热闹。而我们所谓的婚宴就是在单位食堂就餐,四人一桌,四个菜加馒头,没有酒,还是流水席。等亲朋们走了,我借了一辆自行车,带着媳妇去了当时唯一的一家“泰云照相馆”,照了这张结婚照。后来破“四旧”,这张结婚照险些被烧掉,因为它在当时算是比较出格的了。
照片提供:彭思信
征集老照片
《娱阅》周刊增设“影像馆”版,向读者征集各种老照片,可以是单张也可以是一组,包括个人、家庭、同学、师生、同事、战友等留影,也包括旧街景、老房子、旧器物、老票据等照片,并将与照片相关的故事、趣闻撰写成百余字短文。
规格尺寸:
要求影像基本清晰,扫描或翻拍的均可,尺寸不限。提供照片时请附文字说明,写明每幅照片的标题、拍摄时间、照片中地点和人物,以及投稿人的姓名、地址及电话等。
投稿方式:
老照片(请用JPG格式)和文字稿(150字以内)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 nnwbYXG@163.com
新闻推荐
南宁分公司:0771-5531820全国客服专线:400-820-0025■本报记者乔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理财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对于财富的合理安排和规划也逐渐呈现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