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子贤通讯员陆建德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座座装修气派的别墅,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曾经被贴上“脏乱差”标签的小山村,如今实现了华丽转变,乡村旧貌换新颜。穿行乡间,水光潋滟,鸟语花香,如画美景令人流连忘返,随处可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场景。
自“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市“两重两问”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活动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心谋划部署,强化监督检查,狠抓问题整改,严格问责问效,强力推动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显示,全市共组织开展“清洁乡村”督查9983人次,发现问题24252个,其中市本级组织开展集中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清洁乡村督查1909人次;配合市“美丽办”参与各类明察暗访26次,发现问题超过800个。
1
促实效 全面推行“五无”检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初,市“两重两问”办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调整、制定督查考核方案,火速组建了一支业务精、实力强、作风实的督查考核队伍。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独特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监督检查合力。据统计,全市督查人数超过400人,市本级可调配督查人数达80余人。
为提高督查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市“两重两问”办认真摸索,总结经验,实行“督前部署会”制度,强化专项部署,每次检查前都预先制定检查方案,并召开督前部署会,明确检查要求,细化检查内容,规划检查路线,强调检查纪律,增强督查考核工作指导性和针对性。全面推行无当地陪同人员、无特定目标、无特定群体、无特定路线、无远近之分的“五无”检查方式,着力提高突击检查和随机抽查的频率和比例。建立名录库,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督查点的方式,对全市各县区、开发区开展“清洁乡村”工作情况进行随机督查,从根本上避免选择性监督现象发生。
合理安排督查节奏,突出督查重点。市“两重两问”办按照每季度一次集中督查、每月一次专项检查、每月至少一次明察暗访的检查频率,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村屯、深入农户、深入一线,从小街小巷到田间地头,从房前屋后到卫生死角一个不落,严格按照督查的目标内容,检查各县区、开发区“清洁乡村”活动的进展情况,重点对“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促整改 四道“督办”连环推进
每次督查每组明确一名联络员,配备一台影像设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摄像留底。整个督办过程严格按照《2014年南宁市“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工作目标县区(开发区)专项考评细则(修正版)》的加(扣)分标准,实行“三员会审”机制,严格把关。即以组为单位,收集图片、视频、数据、文字汇报等素材上报至督查考核组,督查指导组要进行审核,提出督办意见,督查考核组对上报素材进行二次审核,市“两重两问”办内部三个组再次进行审核把关,按照标准确定问题轻重程度,下发督办意见。督办人员要求在1周内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县区(城区/开发区)进行督办,并限期督促整改。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综合采用现场督办、发函督办、挂牌督办、跟踪督办等多种形式,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切实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发现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此外,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回访机制,尤其是对挂牌督办事项进行逐一回访。整改到位的,给予摘牌;对整改不到位的,不予以摘牌;对督办整改后出现反弹的县区(城区/开发区)采取约谈、问责等方式处理。
据统计,全市共发出《督办函》4471份,《挂牌督办函》2154份,其中市本级共发出《督办函》83份,《挂牌督办函》101份,涉及的2000多个问题,除少量整改期限未到规定时间外,其余全部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3
增压力 媒体曝光不留情面
与主流媒体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市“两重两问”办积极与南宁电台、《南宁日报》、南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传播范围广、影响面大、监督效果好的特点,将新闻记者随机编入各监督检查小组,在《南宁日报》开设《“两重两问”护航提升南宁首位度 聚焦作风 问责问效 强推落实》专栏,定期报道监督检查工作,不定期曝光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从部署到督查,从督办到整改,整个过程媒体全程参与监督。市“两重两问”办要求媒体在督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一律进行曝光。每次督查每组至少邀请2名媒体记者随同进行取证,通过影像、图文形式曝光,反馈给被督查单位,以强有力的措施督促整改落实。
同时,市属新闻媒体每月自行对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进行暗访曝光,市“两重两问”办会对媒体曝光的问题进行核实跟踪督促,推动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4
促落实 失责必问查实必处
为推动活动责任有效落实,市“两重两问”办对于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和“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工作问责暂行办法》规定,采取集中约谈、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停职检查、免职等处理措施,保持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高压态势,强力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有责必履,失责必问,查实必处。邕宁区那楼镇农贸市场及周边长期存在跨门槛经营、占道摆卖、车辆乱停放、杂物乱堆放、垃圾不及时清理等乱象问题,被督办后仍然整改不到位。今年7月7日,那楼镇党委书记周万政、南宁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邕宁服务部办公室主任黄日新因重视不够、履职不力被市“两重两问”领导小组给予免职处理,那楼镇党委副书记刘某某等6人因履职不力,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和通报批评处理。
“清洁乡村”活动,绝不是一场轻轻松松的“大扫除”式的卫生整治活动,而是上升到了为民服务、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的层次。这点通过市“两重两问”办督查问责的力度足以证明。统计显示,全市共问责960人,其中诫勉谈话408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532人,通报批评313人,停职检查11人,免职40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蓝彬彬)昨日上午,在广西妇幼保健院接受孤独症治疗的5位儿童的家长每人接过1000元的救助资金,脸上露出了笑容。当天,广西首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爱心医院”在广西妇幼保...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