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比赛中。 文武 摄
本报讯(记者 文武)12月27日下午,南宁市“金土杯”第五届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在南宁市华衡小学落幕,最终,以个人身份报名的潘禹丞同学夺得甲组比赛第一名,以个人身份参赛的覃家昕同学夺得乙组比赛第一名。据了解,与往届比赛相比,今年参赛的学生有“二高一低”的特点。
本次比赛的举办是为了响应“三棋进校园”的号召,进一步推动南宁市青少年国际象棋在学校的广泛开展,强化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由南宁市体育局、南宁市教育局主办,南宁市体育管理培训中心、南宁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承办,南宁市华衡小学、广西金土矿业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协办。比赛为期一天,竞赛项目为个人赛,按学生年龄分设甲组(10岁以上,即2004年12月31日前出生)和乙组(10岁以下,2005年1月1日后出生)两大组别。华衡小学、市第三十七中学、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南宁市南湖小学、南宁市东盟中学组队参赛,其中东道主华衡小学派出了51名学生参赛;另外还有29名学生以个人身份报名参赛,总计有近120名学生参加本次比赛。
经过一天、7轮比赛的角逐,两个组别的名次产生。在甲组比赛中,潘禹丞同学、杨岸同学和周庆鹏同学分获第一至三名;在乙组比赛中,覃家昕同学、黄家盛同学和张晋铭同学分获第一至三名。
据介绍,2001年,教育部体育卫生司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联合下文,要求在学校中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这就是“三棋进校园”由来,这是国家将棋类运动作为配合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改革进行推广。在南宁市,经过有关部门的推动,友衡小学、华衡小学和天桃实验学校分别把围棋、国际象棋和象棋列入校本课程,各自以这三种棋类作为学校教学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当天,华衡小学校长卓丽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华衡小学一直以“以棋育人,以棋促教”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是广西唯一一所全国“国际象棋教学研究学校”,该校参加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总课题组子课题《国际象棋对培养心智健全儿童的影响》研究实验获得成功,因此被授予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示范实验基地”。
比赛裁判长李科葑告诉记者,与前四届相比,本届比赛有三大特点,可以归纳为“二高一低”:一是参赛人数最多;二是参赛水平最高,很多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已经可以在比赛中与初中孩子进行竞争;三是参赛学生的年龄进一步降低,今年有好几个5岁左右的学生参赛,而往年参赛学生年龄都在7、8岁左右,这表明国际象棋运动向低年龄段学生发展,也说明得到南宁市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他们愿意让孩子学国际象棋,从而使国际象棋在南宁市得到进一步普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静通讯员张余佳)12月29日,青秀山风景区管委会与青秀区政府联合组织对位于青山园艺场瓦窑村区域的42栋房屋进行了集中拆除。当天共拆除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清理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