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佟镝通讯员 黄梦梅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通知精神,传递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及对教师的关爱,兴宁区教育局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大力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和“润雨计划”——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幼儿教师资助项目(以下简称“幼儿教师资助项目”),12月25日,兴宁区教育局向17位困难教师发放了17万中央专项公益金。
首发专项公益金惠及困难教师
昨天的专项金发放仪式上,兴宁区教育局率先向12名“励耕计划”教师和5名“幼儿教师资助项目”教师发放17万公益金。据介绍,“励耕计划”的资助对象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幼儿教师资助项目”则是对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类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两项计划专项基金均为本年度首次发放,2014年全区共有“励耕计划”资助名额4100个,资助标准为每人1万元;“幼儿教师资助项目”资助名额共820个,资助标准为每人1万元。
为了使受助教师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帮助,兴宁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学校完成书面申请工作。根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管理和实施暂行办法》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幼儿教师资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兴宁区教育局要求符合相关要求的教师提出书面申请,并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确定最终资助教师名单后,第一时间将公益金发放到受助教师手中。
此外,为了切实帮助有困难的教师,城区教育局及学校还将爱心公益活动贯穿到日常工作中,鼓励其他教师对受助教师多帮助、多体谅,不仅给予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还通过举行募捐爱心互助等活动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助学项目成捐资助教新风尚
受助教师、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曾红丽老师告诉记者:“感谢国家和政府给我们的帮助,这不仅给了我们物质的支持还给了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更要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学生的信任。”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师资助项目”发放仪式上,兴宁区教育局局长陆先武时刻鼓励教师发愤图强、自强自立地生活和工作,他说:“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2014年中央专项教育助学项目,对于我们困难教师是一种雪中送炭、扶危解困之举,对于进一步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热情帮助困难教师群体,大力弘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捐资助教的良好风尚,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振兴在于教育,教育发展要靠教师,教师是教育诸多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用心关爱每一位教师,呵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解决好老师的后顾之忧,使老师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影响工作,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继往开来。”
据介绍,在教育系统中有不少老师因本人或家人的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生活暂时陷入困境,但老师们仍然十分坚强地工作在一线,还创造了不凡的教育业绩。陆局长在听了老师们的基本情况后,感慨颇多。他鼓励教师们:放下包袱,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晓华通讯员张海涛王祥吾)从南宁寄送东西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空运了,货物从“次日达”提升为“次晨达”,更好地保证广西输出的生鲜果品的新鲜程度,广西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方。继今年9...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