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念 实习生 陈木娇
近日,在港北区根竹乡残疾人养殖基地,覃厚其正在养殖场喂鸡、喂鸭,清扫鸡鸭粪便,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必须保持鸡鸭舍的清洁卫生,我们身体有残疾,做起工来比较费力,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忙了。”覃厚其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跟记者聊起了他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 曲折坎坷
覃厚其10岁那年,因爬树摔断左腿,从此落下残疾。“当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的时候,我心里非常自卑,高一后就辍学了。”覃厚其说,辍学后他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生活,如何养活自己?为了谋生,他进工厂打工、挖过黄金、开过铁钉厂,也蹬过三轮车拉客,这些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收入却十分微薄,家里的经济条件捉襟见肘。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2007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与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残联共同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覃厚其作为一名残疾人党员,参加了残疾人创业致富培训,并学习了养鱼、养鸡、养猪等多项养殖技术,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经艰辛 致富创业
“因为我和别人不同,所以我从小就告诉自己,要成功,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覃厚其说,刚开始办养殖场时碰到很多困难。在他的努力下,首先解决了养殖的用地问题,但建鸡棚、盖猪圈的钱从哪来呢?覃厚其一筹莫展。后来,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覃厚其得到了4万元的资助金,并到银行贷款2万元,加上亲戚朋友的支持,他共筹集到了将近20万元。
资金、用地的问题解决后,覃厚其在2007年承包了30亩鱼塘,同时建起了一个养猪场,养殖规模初具雏形。目前,覃厚其的养殖场有猪舍400多平方米,鸡舍1000多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00多头, 鸡10000多羽,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只要有信心做事,坚持到底,残疾人也一样会有出路。”覃厚其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豪。
覃厚其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他又发现了一个创业新点子——承包农田。今年年初,他和其他残疾人朋友合伙承包了樟木乡邓村的580多亩流转农田,还分别与南宁绿海种业制种组、南宁田上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合作,分别解决种子和技术问题,真正实现农业的技术化耕作。
不忘乡邻 扶持残疾人
“我家的猪苗都是先从覃厚其的养殖场拿回来的。”“ 我家缺饲料,是覃厚其先免费提供。”“我家的鸡卖不出,是覃厚其帮联系老板……”对于覃厚其的好,周边的群众,特别是残疾人总是赞不绝口。
先富起来的覃厚其不忘回报社会,聘用残疾人员工,鼓励他们投资入股、参与分红。2009年,覃厚其与残疾人朋友陆伟保等人一起成立了港北区根竹镇残疾人爱心互助协会,当年帮助了30名残疾人开办家电维修店、杂货店、蔬菜瓜果批发店、养鸡养鸭场等。
“大家同病相怜,都是兄弟姐妹,身体不便导致工作难找,只有掌握了一门技术才能谋生养家。”覃厚其说,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难处他深有体会,他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为他们创业插上“翅膀”。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宁12月1日电(记者邹婷玉)记者在上月30日举行的广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广西正着力完善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