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南宁新闻网记者农荟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提升城市道德内涵和文明程度,近日,南宁市发布了新修订的《南宁市民文明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新修订版的《公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内涵丰富,融合了南宁的人文精神气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这个明媚的夏天,《公约》的出炉,为广大的南宁市民送来了一股文明新风。
自今年2月开始,在南宁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南宁新闻网联合南宁文明网以及文明南宁新浪、腾讯微博,文明南宁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开展了《南宁市民文明公约》有奖征集活动。消息发出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众多市民通过微博、微信、来电、来信等形式,踊跃建言献策,参与者达20余万人次,共征集到投稿作品149件。经过广泛征集、评选、提炼以及各界人士座谈讨论后,最终形成了112字简洁明快的《公约》。
为做好《公约》宣传工作,南宁新闻网联合南宁文明网组成视频摄制小组走上街头,倾听市民对新版《公约》的看法,并制作成清新活泼的动漫短视频。在采访过程中,市民纷纷表达了对修订版《公约》的肯定。
“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所以我们南宁现在变得越来越好。”来自滨湖路小学的姜博老师表示,“我相信这样一份充满着时代主题,又充分彰显人文内涵的公约,一定会是我们每个南宁人、每个城市里的主人愿意自觉遵守的城市文明公约。”“新的《公约》很好记,朗朗上口。”在社区里,正在乘凉的卢阿姨笑呵呵地表示。在采访中,市民纷纷表示,修订后的《公约》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反映了市民呼声,顺应了时代要求,又注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南宁人文精神气质,成为全体市民文明规范的共同约定。
与此同时,南宁新闻网联合南宁文明网精心设计制作了精美的海报。经过反复修改审定,已在6月份举行的《公约》发布会上发布,为引导市民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下一步南宁市将组织各种宣传展示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学雷锋·行善立德·志愿服务满绿城”、深化拓展“五个礼让”等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市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和维护公共秩序,形成文明自觉的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拆违现场。本报记者宋延康摄本报讯(记者李静通讯员李凯生)6月15日,青秀区政府组织执法人员对被媒体曝光的枫林路11号枫林蓝岸小区内的违法建筑实施依法拆除。当天11时,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枫林蓝岸...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