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向仙湖水库飞驰,四十分钟之后,终于到达仙湖水库坝顶。这年头,从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到最偏最远的偏僻乡下,遥远的路程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鸿沟,车子成了缩短城市与乡村距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站在高高的仙湖水库大坝顶上,目之所及,仙湖水库水面面积之大让人咋舌。远处,延绵起伏的山坡上绿树成林。近处,湖中,一只小船慢慢划过水面,似是横织江中锦绣。小船过处,微波荡漾,给寂静的水库、山林增添了几分生动。一时间,天蓝,地绿,水清,船行。仙湖水库活了,动了。文友们不由得大呼小叫,迫不及待地举起相机,对着眼前的美景猛拍。
在大坝右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有关仙湖水库的简介,令人遗憾的是,上面没有记载有关仙湖水库的传说。这一点不足为奇,石碑记载的往往都是“正史”,传说之类的“野史”怎能登大雅之堂呢?从字面上看,仅一个“仙”字,仙湖水库就应该流传着美丽的传说。百度了一下仙湖水库是否有什么美丽传说,结果竟是无!这年头,但凡风景区,大都会扯上一两个美丽的传说,作为美丽风景的美丽点缀,或妖,或魔,或鬼,或怪,或仙,或狐,比如,鹿回头之于海南岛,灵犀之于灵水,特掘之于大明山,等等,无疑,这些美丽传说,就是这些美丽风景的美梦了。
那么,仙湖水库的梦在哪里呢?站在水库边,水,脉脉;树,无语。水里的鱼们,岸上的鸟儿们、虫儿们也许正在做着美美的梦。
此时,不远处,一大片平整的稻田里,无水干硬的泥土发出柔柔的白光,微风过处,轻轻梳理秋收过后稻茬的发丝,稻田四周的田埂上,小草青青,萧杀的冬、逼人的寒气没有吓到小草,它们依然在做着美美的梦。谁说秋收过后的稻田没有梦?别看此时稻田里除了稻茬一无所有,其实,稻田心中有梦,她们的梦就在不远,沿着仙湖水电站的台阶拾级而上,仙湖水库一湖的春水都是她们梦之所在。
在大坝上,我们遇见了几个来自省城的游客,他们和我们一样,一定是在城里找不出那些原汁原味的美梦之后,才到的乡野。他们正在围着大坝的石碑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石碑载:……1958年8月中旬,武鸣县统一抽调锣圩、宁武、灵马、府城、城厢等4个区上万民工上工地破土兴建仙湖水库,1960年6月坝首竣工蓄水运行。库区灌溉仙湖、锣圩、宁武、城厢等乡镇和武鸣华侨农场的田地约 14.2万亩。大坝坝型为匀质土坝,高47米,坝顶长296米、宽6米……从动工兴建至1990年, 水库从兴建到多年续建配套,总共完成工作量为土方818.9万立方米, 石方66.6万立方米……
这些建筑材料,这些数字连同那些工日,都是散发出体温的。当年物质条件何等艰苦,可是,上万民工用带着体温的简陋的劳动工具建成了如今还一直在发挥巨大作用的仙湖水库。石碑前,当年上万民工的汗味迎面扑来,多年来,这汗味似曾相识, 无一不是在做着同一个梦。
在仙湖水库石碑前,我找到了仙湖水库的梦,这梦美美的,让人振奋……
大坝下,不远处,一个老农在驾驿着壮牛犁田,壮牛把腰弯成一只弓,把老农的美梦种到稻田里,来春,老农的美梦将大获丰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梁茂昌 韦丽娇)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启动以来,武鸣县全面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从严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为推动该县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