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唐国强记者李忠福文/图
新起点,新使命。
7月31日,全市县区工作推进会第一站在隆昌拉开序幕,会议全面听取隆昌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并为隆昌发展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从市委提出“加快县区发展振兴”起,隆昌县委、县政府紧扣这一主线,铆足干劲,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新局面。
“市委为隆昌下一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隆昌将努力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区发展振兴,为内江推进‘三个加快\’,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作出更大贡献。”县委书记张勇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各地各部门已形成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态势,在新一轮发展中,隆昌县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表现在——
打造宜居城市吸引投资兴业。通过近些年的努力,隆昌城市建设走在川南乃至全省县级城市前列,为隆昌吸引投资、凝聚人气带来了发展机遇。
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隆昌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川渝合作隆昌工业园从2007年的1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11.9平方公里,规模企业达64户,提高了工业集中度。尤其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成功引进中铁重工集团西南产业园、旺旺集团西南生产基地2个投资上10亿元和中国长安汽车构件产业园1个上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将为隆昌经济增长和税收贡献带来更大潜力。
交通优势促进开放合作。隆昌县狠抓交通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将极大地促进隆昌现代物流业发展,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而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旅游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振兴新的增长点。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对社会就业的带动、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将日益显现。
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机遇与挑战并存。
隆昌县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着速度不够快、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纵向看,在全市五个县(区)比较,2012年隆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排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排第5位。在全省181个县区中比较,隆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第75位,增速比2011年上升4位,但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下降8位、11位、48位;横向比,周边的荣昌、泸县、富顺,个个奋勇争先、当仁不让。
“唯有加快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多措并举谋发展
怎样才能抓好发展?从各区县、乃至全省县域经济中脱颖而出?
用县长尹忠的话来说,就是要找准思路,沿着既定思路快马加鞭发展。
按照党的十八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隆昌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作为兴县之要。
进一步丰富完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三五”工作思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振兴,着力“三个提升”,全面实现“三个翻番、五个高于”为总体要求。
以奋力推进“五项任务”为工作抓手,以新城、新镇、新村“三新”建设为突破口,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努力建设宜居、生态、畅通、平安、幸福的美丽隆昌,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同时,围绕两步走的目标实现隆昌跨越发展。第一步,到2017年,隆昌将全面实现市委提出的“三个提升”目标。在提升发展速度上,2013年GDP总量达到204亿元,2017年达到358亿元,年均递增13.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13年达到5.37亿元,2017达到10.85亿元,年均递增19.2%。在提升发展质量上,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6%,2017年达到3.0%,年均递增0.1%。2013年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6.8%,2017年达到82.4%,年均递增1.4%。在提升综合竞争力上,2011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为第60位,2013年排位达到59位,2017年排位达到52位。
第二步,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思路决定出路,关键在实施,具体在落实。
借助隆昌长期以来良好的的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特色中等城市,尤其突出新城、新镇、新村“三新”建设。
抓新城建设,加快编制隆昌新城核心区道路路网、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启动“五馆一中心”建设,推进旧城“三化一改造”工程,确保今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4.5%;2017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0%。
抓新镇建设,编制完成高铁新镇控制性详规,加快公园、步行街、新村聚居点等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2017年达到3平方公里,努力打造集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为一体的高铁新镇。
抓新村建设,加快“幸福古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力争今年将古宇村建成产村融合新型农村社区和产村一体旅游新村的基本形态。确保今年建成新村聚居点72个,2017年建成新农村综合体6个,新村聚居点610个以上。
借助成渝客专等交通优势,加快完善内联外通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尤其要协助抓好成渝客专、自隆高速公路建设,强力推进成渝客专快速通道、向阳路(自隆高速公路入城线)建设。加快“六横七纵一环”的城市核心区交通网络、“十字”主轴的隆昌新城交通网络,推进城市骨架建设。加快县乡联网公路和内外“两个环线”建设,形成乡镇到县城半小时经济圈。确保今年新增公路40公里,到2017年新增公路150公里。
同时,加快推进旅游强县,巩固石牌坊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成果。加快完善北关“四区一街”、南关牌坊、莲峰公园和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古宇湖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努力建设四川旅游强县。
多措并举抓建设的同时,隆昌发展更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隆昌将继续实施省十大民生工程和县十件惠民实事,缓解“就业难、养老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难题。
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平安隆昌、法治隆昌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农村“大院长”、“小物管”、“议事会”等基层民主自治新模式。深化“县级领导大接访”,规范和加强“大调解”网络体系建设,狠抓初信初访办理;坚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更加注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考核体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个核心、三个党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
齐心协力谱新篇
今年上半年,隆昌县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但“加快县区发展振兴”仍需更加努力 ,“加快县区发展振兴”被列为市委奋力推进“三个加快”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是惠及普通百姓的民生名片。
县发改局局长刘高忠介绍,今年上半年,隆昌的投资增速全市最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第一。
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支持产业不强、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项目包装和前期工作滞后等问题,接下来,他们将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上下功夫;在重点项目管理上下功夫,在包装申报大项目上下功夫。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罗尤发告诉记者,此次,县区工作推进会振奋人心。下半年,将狠抓目标执行。围绕市、县下达的“双过半”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分行业、分企业、分项目开展认真分析、查漏补缺。对进度好的指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多作贡献;对进度滞后的指标,加强研究和分析,找准症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赶上进度。同时,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和安全生产,做好协调服务。
8月1日,记者从隆昌经济开发区获悉,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隆昌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项目推进速度持续加快、招商引资等成效明显。
就下一步工作,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许小俊向记者透露,隆昌县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尤其要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抓园区质量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快工业项目推进,力争早日竣工投产。
进一步加快安置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狠抓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园区发展环境。
此外,县投资促进局、县住建局等部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县区工作推进会为契机,围绕县区发展振兴,为隆昌更好更快发展,不懈努力。
从思路到目标,隆昌已经明确。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隆昌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为完成市上的目标任务,为全市推进“三个加快”,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钟颖冯大琼)今年,隆昌县认真落实《阳光政务》节目“一把手”带队上线、预案审查、诉求办理等制度,强化现场监督和跟踪督办,努力推进《阳光政务》节目有新突破,着力提升问题的办结率和群众满意...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