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啸
五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还阴云密布,后一秒就可能晴空万里。大幅度的温差变化,对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而言,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当然,开展关爱户外劳动者的活动,各级政府部门也从未停止。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内江市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组织联欢活动、送慰问品、开展文艺汇演等。
记者以为,关爱户外劳动者还应从更加实际的考量出发,让他们平时也能有更好的工作条件。
比如,东兴区按照“十个一”标准建设了“户外劳动者之家”,配备饮水机、空调、书报架、微波炉、应急医疗箱,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休息场所。
这样的休息场所看得见、摸得着,户外劳动者任何时候有需要,都能有一处歇脚的空间。相对于逢节假日才来一次的“间歇性”关爱,这样的方式更为实际。
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城市中的一员,我们自己也应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减少户外劳动者的工作量。比如,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痰时,能否换位思考,自己的行为将给环卫工人增加多大的工作量呢?
关爱户外劳动者,不妨更实一些。
新闻推荐
5月28日,求职者在内江市东兴区助民就业平台上寻找工作岗位。今年,该区进一步整合“就业110”、助民就业网、手机APP等资源优势,建立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助民就业用工平台,为求职者提供更大方便。李建明...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