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兴区依托境内几条河流的优质水资源,全力开发水产养殖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寻找更好的路子。去年,一家生态循环水产养殖户落户东兴区,其养殖的“水果鱼”成为今年内江市场的抢手货。
水果鱼,就是用水果养殖的鱼,并辅以蚯蚓、粮食,养殖出的成鱼不仅肉质好,而且色泽鲜艳,吃起来少有鱼腥味。
◇本报记者钟雨君文/图
新鲜出炉水果鱼受追捧
“我要这条花鲢”“帮我逮两斤鲫鱼”“这条鲤鱼看起来还不错” 在东兴大道的水果鱼直销店里,一位营业员同时为多名顾客抓鱼、上秤、收钱、找零,忙得脚不沾地。
“鱼不愁销路。我们现在有几个直销店和几个生态鱼馆,天天都会卖出不少的鱼。”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东兴区一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安潮笑得合不拢嘴。去年底,他养殖的水果鱼开始上市,价格比同类鱼高出4至8元不等,本来以为销量可能有限,没想到刚上市就被一抢而空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更愿意吃更健康更营养的生态食品。水果鱼一点儿饲料都不喂,吃的是水果、蚯蚓和粮食,再加上肉质比普通鱼更鲜美、口感更好,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鱼塘管理员夏学文对水果鱼前景充满信心。
变废为宝生态鱼受青睐
在东兴区石子镇新屋村一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鱼塘边,夏学文骄傲地展示一条巨大的白鲢。这条重达12斤的白鲢,在夏学文眼中却只能够算是中等大小,其鳞片与市场上的鱼不一样,闪闪发光,整个鱼显得特别的白皙亮丽。 夏学文说,今年养殖了八十万斤左右的水果鱼,除了草鱼、鲫鱼、鲤鱼、花白鲢这“四大家鱼”外,还有三万只甲鱼和数量众多的虾、螺。这种混合饲养的方式能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和饵料的利用率。用滞销的水果饲养螺虾和“四大家鱼”,再用甲鱼消灭老弱病残的螺虾和“四大家鱼”,如此循环,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生态系统,能提高鱼的产量不说,而且能实现不用任何其他饲料和药品喂养。 李安潮说,养殖“水果鱼”的思路最初缘于对废弃水果的回收利用。但让人意外的是,用水果养鱼,鱼肉质鲜美,口味独特。
借力东风水产业走出新路子
东兴区有大小两条清流河和无数的溪流,环境优美。早在2010年,东兴区就在水资源丰富的石子镇、杨家镇等乡镇发展稻田养鱼,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以水产、生猪、蔬菜等为重点的种、养殖业,全力打造“内江市优质水产基地”,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2014年,在外打工的李安潮返乡创业,在经过多方考察后,看中了水产业发展优势,先后投入资金600万元,成立了生态循环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在小清流河的中上游段采取立体种植养殖、循环结合的方式,打造生态循环生物链和观光休闲度假农庄。建立起了“畜草—肉牛—蚯蚓—土鸡、水果鱼”为一体的循环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循环产业。
通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水果鱼养殖终于获得成功。目前,合作社的养殖水域面积已经达到100余亩,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和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做出了示范。
新闻推荐
“看四川”文艺精品创作——摄影、民间文艺创作活动评选揭晓 内江市八件作品获奖
(实习生邬丹)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看四川”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分为六个部分。其中,摄影创作工程和民间文艺创作活动评选及审核工作已于上月结束。10月23日,笔者从市文联了解到,内江市共有...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