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于2015年10月16日在《内江日报》刊登拍卖公告,现将本次拍卖会的拍卖地点变更为“内江市市中区人民路125号18幢4楼会议室(北街老邮电局院内4楼)”。其它拍卖公告内容不变。
垂询电话:1369611455115884804321
13982457161
泸州市佳诚拍卖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24日
一句承诺 一生偿还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杜艳华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仅这个书名,便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一层层斑斓云彩中有一片蔚蓝,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读罢它,心灵有种被洗涤过的虚空但却深沉的感觉,一种咸咸的东西在眼眶里呼之欲出。很多次,我试着放下,但最终,人性、救赎、忠诚、爱迫使我在这本书出版多年后仍然为它疯狂。
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仆,或者说伙伴。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那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的名字。
他们12岁那年斗风筝比赛,哈桑为阿米尔追逐那只赢得胜利的风筝,“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角处。他停了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在我看来,这不只是一个孩子兴奋时喊出的话语,而是一句耀眼的承诺,这句承诺纠缠了阿米尔大半生,直到他追回了当年遗失的那只风筝。
哈桑追到风筝后发生的事情我不愿意多想,那个阴暗的小巷,恶毒的阿塞夫挥动着不锈钢拳套,他们三个人强暴了哈桑,而哈桑怀中的风筝完好无损。阿米尔的灵魂就在那个傍晚丢失在了那个小巷,他眼睁睁的看着哈桑遭到侵犯而袖手旁观。
阿米尔胆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却装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内心是多么复杂。最终他确定“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往后面读,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然而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战争的枪下!阿米尔为此烙下的负罪感怎么也挥之不去。
再次听到那句话已经是26年后阿米尔回到阿富汗的时候了。他被阿塞夫打得住院无法动弹,想求同行的阿富汗朋友法里德帮一个忙,只为了找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了。“为你,千千万万遍。”法里德说。就这样,阿米尔哭起来,不顾那些折断的肋骨,让他无法呼吸的气胸,不顾冲刷而下的眼泪刺痛他裂开的嘴唇。对,那个嘴唇在那次打斗中翻开如同兔唇。那些无数失眠的深夜,对哈桑的歉疚,对当初自己犯下过错的痛悔,都在这一句承诺中再次决堤。他永远都无法成为那样的人,那样一诺千金,给别人承诺的人。
最后一次听到那句话是全书的结尾。索拉博因为绝望割腕自杀,被挽救后再也不说不笑,而阿米尔为了唤起索拉博生的希望,为了索拉博的一个微笑,奋不顾身地去追逐那只若有若无的风筝。书中写道:“‘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我问索拉博。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于是,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掩卷沉思,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在历经过生死、背叛、思念之后变得如此荡气回肠。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袤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叫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胡赛尼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挣扎中成长的普通人,一个孤独而卑微的英雄形象,他的自私与懦弱,他受折磨的良心,他逐渐强大起来的内心和信仰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谁没有犯下过错?关键是犯错之后应该怎么办。拉辛汉(阿米尔的人生导师)在给阿米尔的信中说到:“亲爱的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或许这句话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也是我们中华的文化传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与其说阿米尔是因为索拉博差点连命都丢在阿富汗,毋宁说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让自己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随形,让你抬不起头,让你梦魇不断。可是时光不会掉头,尽力地弥补,努力地追逐,哪怕穷极一生,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只风筝,而那只风筝要么是亲情、友情、爱情,要么是梦想、希望……张开怀抱,风筝,就会从空中划过,来到这里,烙进我们的灵魂。
新闻推荐
◇陈玉玲近日,一款名为“扶老人险”的保险产品在支付宝上线,该产品针对“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现象,用户支付3元,一年期间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并提供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扶老...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