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俊钦 文/图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二级\’……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良\’。”11日3日上午8时许,离上班时间还有十来分钟,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技术员门强早已穿戴好工作服,进入“战斗”状态。只见他打开电脑,点开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平台,全神贯注地查看前一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待确认无误后,他掏出手机,以短信的形式将数据发送到了各级环保部门。
“早一刻发送出去,各级环保部门便能及时做好降污减排的应急预案。”喝口水、歇口气,门强从包里拿出已经冰凉的包子,匆匆应付两口后,又点开了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四川省水质自动检测系统,对各县(市、区)的空气质量六参数数据以及资中重龙山水站等4个水站的水环境质量数据一一进行比对。
近十个平台,汇聚了上千个数据,门强每天的工作,便是不间断地与这些密集的数据打交道。“即便一个不起眼的小数据,也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自2012年进入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以来,他便立誓:时刻紧绷神经,绝不能漏看、错看一个数据。
正是凭借这股兢兢业业的精神,门强先后被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评为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优秀个人、2015年度省级水站运行管理先进个人,渐渐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领导、同事眼中的优秀环境工作者。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令我深受鼓舞。”说话间,门强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中国环境报》,指着其中一段用红线标明的部分说道:“十九大报告提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门强坦言,环保事业任重道远,是一场世代延续的“绿色战役”,必须抱以前赴后继、持之以恒的决心与热情。“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话音刚落,门强突然接到一通电话。“第三方环保公司过来维护监测设备,我得马上过去监督进程、质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待门强再次回到办公室,已临近中午。顾不上歇息,他再次打开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平台,耐心地比对当天的天气情况,再结合上午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及时发布了环境预警预报。
记者留意到,门强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台历,上面密集地布满了工作安排。“下周,就要开展对各县控空气站、水站的考核检查工作了。”门强说,落实好这项工作,便能为完成年底的目标减排任务打下牢牢的基础。为此,门强早已为自己立下了“军令状”:竭尽全力,圆满完成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望未来,门强说话掷地有声:恢复自然的美丽,是每位环境工作者的“中国梦”,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让内江的天更蓝、水更清!
新闻推荐
11月1日,内江市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凌家供电业务部义务为古楼村5组贫困户送去了“光明”,为其免费更换室内照明线路及灯具。该贫困户住的是老旧土墙房,加上体弱多病,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