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特色牛肉面:“袖珍”面馆 食客成群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1-14 03:07   https://www.yybnet.net/

店内特色牛肉面

王秀英正在工作

◇全媒体记者 袁亮 文/图

1月12日晚10点,市中区沱中路,许多商家已停止营业,但在王秀英的特色牛肉面面馆里却依旧灯火通明。王秀英的面馆只有5平方米左右,被顾客称为“袖珍面馆”。虽然店面很小,但从王秀英的进货单上却能看出,生意最好时,一天能卖出上百斤面。

一家只能摆下一张桌子的“袖珍面馆”为何深受顾客喜爱?在与王秀英交谈后,记者逐渐明白了其中缘由,这与王秀英熟练的煮面手艺及对顾客真诚的态度密不可分。

王秀英对自己的煮面手艺十分自信,她介绍道,要煮出一碗味道正宗的牛肉面,必须要炒制出上等的牛肉臊子和熟油海椒,而这其中对于火候的掌握又是最为关键的步骤,自己除了有着近30年炒制面臊子和熟油海椒的经验,还有自己摸索出的独家秘诀。王先生是外地人,在吃了一碗王秀英家的牛肉面后称赞道,这家面馆的海椒十分香,自己下班晚,所以常到她家吃面。

“亏顾客就是亏自己。”大大咧咧的王秀英说到这句话时格外严肃,她向记者说道,由于面店附近既有医院也有学校,因此来用餐的顾客中,病人和学生占多数,病人体弱需要恢复,学生长身体也需要营养,所以绝对不能亏了他们。

1991年,21岁的王秀英到内江一家面馆打工,自此开始了与牛肉面朝夕相处的日子,直到今天,48岁的王秀英已经做了近30年的牛肉面,前后开过几家面馆,甚至将内江牛肉面带到了千里之外的深圳。

1993年,王秀英在毛线市场旁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面馆,虽然店面只有十多平方米,但生意却十分火爆,一天能卖出70斤面,而这一做便是7年。

后来,王秀英的朋友在深圳开了一家内江牛肉面馆,但由于手艺欠缺,便高新聘请王秀英前去帮忙。在王秀英的帮助下,朋友一年后便学成了手艺,而王秀英也在深圳另找地方新开了一家面馆。

面馆开业后,生意的火爆程度远超出王秀英的想象,顾客经常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等吃面。据王秀英回忆,那时每天最少也要卖出60多斤面、5大桶水粉以及数不清的小笼包和抄手,很多朋友开玩笑说自己的面馆已经不是牛肉面馆,而是“牛肉面厂”了。

在深圳做生意时,王秀英始终将内江牛肉面作为店里的招牌特色,许多外地人吃了内江牛肉面后都赞口不绝,王秀英也乐此不疲的向顾客介绍自己的家乡——内江。

2006年,已经在深圳做了5年生意的王秀英因女儿中考,选择回内江陪伴家人,并在汽车站旁开了一家面馆,一直到2016年,因长期劳累,导致身体不适,才被迫将面馆关闭。去年1月,身体恢复后,闲不住的王秀英又在沱中路29号盘下一家面馆,再次拿起了煮面的漏勺。王秀英说,开面馆的确很劳累,但自己是打心底里喜欢这一行,也早已习惯有牛肉面相伴的日子。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中区召开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暨“开门红”工作部署会主动争取支持 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杨天遨)1月8日,市中区召开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暨“开门红”工作部署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兰徐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汇报了20...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特色牛肉面:“袖珍”面馆 食客成群)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